廖小卒:“敢于担当”的扶贫医生,自己也得到“帮扶”

南方+ 记者

85岁患者的家属送来锦旗感谢廖小卒及其同事。

一位扶贫医生的到来改变了饶平县人民医院一个科室乃至全院的氛围。一年多前,30岁出头的廖小卒牺牲小家,从珠三角的中山市远赴千里之外的潮州市饶平县实行医疗帮扶,造福了大家,为贫困县医院和当地群众带去了福音。

近日,完成了帮扶阶段性任务的他却说,他在这里成长了,也得到了“帮扶”。

一个笔记本:敢于担当

廖小卒不会忘记,他于去年8月26日第一天到达饶平县人民医院时挂职副院长时便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吴立初院长递给他一个黑色的笔记本,扉页里写着“敢于担当”四个字。

后来他才明白吴院长的良苦用心。饶平县是贫困县,医院设备有限,人才缺乏,医生们总体技术水平及观念相对落后,且存在不少不合规陋习,团队协作能力有待提高。

事实上廖小卒已是中山市人民医院对口帮扶饶平县人民医院派出的第二批骨干医生。针对薄弱科室和全院需求,前者每年选派一批骨干医生到饶平进行精准医疗帮扶。

其时,女儿年仅2岁半,妻子怀孕二孩已6个多月。家人的支持和中山市人民医院对家人的照顾免除了他的后顾之忧,廖小卒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帮扶之路。

首先从建章立制开始。在科室管理方面,廖小卒带领麻醉科建立每天早交班制度,并完善术前访视、次日晨会汇报讨论等。通过一年的坚持,科室人员组织纪律性大大提高,麻醉科的形象大大提升,医生对不同疾病、合并不同疑难病患者的诊治和处理水平也明显提高。

此前,由于受人员素质及手术种类限制,饶平县人民医院大部分麻醉医生较少能单独实施全麻,且观念相对落后。一年来,廖小卒主麻患者200余例,大部分为疑难病例或全麻病例,其中“保留自主呼吸胸科麻醉”“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2项新技术的应用在潮州尚属首次。通过亲身示范及对科室医生长期培训,如今该院所有麻醉医生均能掌握全麻技术,甚至有医生还成功获得潮州市科技立项,填补了该科室在科研领域的空白。

规范相关制度、提高医疗质量,全县急救技术普及,组织消防演练,开展继续教育……廖小卒的“担当”没有局限在麻醉科。

“怕对不起‘担当’这两个字,这是沉甸甸的责任。”廖小卒回忆起吴院长的笔记本时如是说。刚开始,这个笔记本成了他的帮扶日记,里面记了许多工作计划、问题和措施等等。“后面越来越好,不太需要这么记了。”

廖小卒(左一)在饶平县人民医院开展保留自主呼吸的胸科手术麻醉。

两面锦旗:术精德良

同是挂职副院长的心内科医生胡永毅记得廖小卒常说一句话,即“以德服人,以技服人。”

如今,虽然廖小卒已结束帮扶,但因他而来的两面锦旗依旧让人津津乐道。这两面锦旗均是高龄患者家属送来的,表彰他的“术精德良”。

去年年底,医院来了一名特殊的病人:老人已102岁,不慎摔伤致股骨骨折,而老人的心肺功能差,“坐着都呼吸困难。”要是在以前,饶平县人民医院根本不敢接这样的病例。然而,廖小卒没有拒绝。他采用低位腰麻的技术,尽量不影响老人的心肺功能。随后,一个多小时的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廖小卒还去病房探视老人,“心理安慰,有助于病患恢复。”

无需远赴汕头甚至广州就医,这为老人及家属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开支。老人出院前,家属送来锦旗夸他“医术精湛、服务周到”。

廖小卒总是如此设身处地地为病患着想。2017年春节前,正准备回中山的廖小卒突然接到来自厦门的求助。一名18岁的姑娘因急性爆发性心肌炎,急需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辅助治疗。擅长此技术的廖小卒二话没说,连夜打的赶往厦门,为女孩心脏手术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在厦门住了4天后,除夕前夜,廖小卒才得以回程与妻儿相聚。

如何降低患者医疗支出,让病人少受痛苦?在廖小卒倡导下,饶平县人民医院开展快速康复手术,外科、麻醉科联动,效果良好。今年8月,该院加速康复外科(ERAS)专业委员会成立,这是饶平县第一个学术组织,随后新技术研讨会如期召开。

廖小卒带来的多项先进技术甚至在全潮州市也是“零的突破”。许多国内外刚刚兴起的技术,很快就在饶平这个偏远的地方得以实施。如今,多项达到国内三甲医院水平的治疗技术在饶平已常态化开展,当地人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级医院的治疗。

廖小卒为同事示范超声引导下的精准麻醉(神经阻滞)。

三句感谢:三个提高

“感谢廖小卒,感谢中山市人民医院,感谢中山市。”在9月初为廖小卒开的送别会上,院长吴立初说了“三个感谢”。

经过对口帮扶多年多批次的精准医疗扶贫,如今饶平县人民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已经上了多个台阶。

“很多原来不敢开展的手术,现在都能做了。”吴立初感到欣慰的是,廖小卒不仅带来了新技术新观念,也带出了优秀的团队。不少医生已能独当一面,原本“心里不稳定”总犹豫着离职的陈烈如今也成了骨干力量。科室医生特别是青年人“争上游”的氛围浓烈,原本“瘫痪”的团支部也得以重新运作起来。

“技术提高!视野提高!信心提高!”吴立初和他的同事们明显感觉到精准医疗扶贫带来的变化。

“用一年时间做一辈子忘不了的事情。”胡永毅和廖小卒也感到欣慰。在送别会上,廖小卒几次落泪哽咽,会场上百来号人报以三次热烈的掌声。

廖小卒落泪,不仅为一年多来与同事们的感情,也因这座医院为他提供一片可以施展抱负、实现自己理想的新天地,他在这里学到了如何管理团队,如何凝聚人心,学到了大局意识下的多学科合作。他说,这也是对他的帮扶。


编辑 李明秀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