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厨垃圾围城怎么办?院士培育的神奇酵母菌能100%变废为宝

南方+ 记者

“外卖,正在毁灭我们的下一代!”近日,有关外卖行业“白色污染”的争论引发社会关注。其实,外卖垃圾中的食物残余,也就是餐厨垃圾如何处理,也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难题。

9月21日,在由广东省科协主办,广东省老科协等单位承办的“南山科学讲坛”学术报告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人怀教授介绍了他针对餐厨垃圾处理的研究成果。他组织的团队通过遗传育种培育出一种多功能酵母菌,能降解餐厨垃圾,并将其转化成酒精、工业毛油等高价值产品,真正实现变废为宝!

发现能降解餐厨垃圾的神奇“噬污酵母”

2009年开始,作为固体力学领域的著名专家,刘人怀却开始关注垃圾分类和处理。他把视线投向了“最糟糕”的餐厨垃圾的处理问题。

“餐厨垃圾占了全部生活垃圾的一半。去年,我国产生了9700万吨餐厨垃圾,而这其中农村都还未被统计在内。”刘人怀说,餐厨垃圾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城市目前已被“垃圾围城”。

餐厨垃圾不仅包括剩饭剩菜,还有做菜的下脚料、废弃破碎的餐具等。此前,人们一直都没有找到合适处理餐厨垃圾的好办法。

刘人怀介绍,餐厨垃圾含水量可达80%左右,焚烧时可带来剧毒的二噁英,填埋时产生的渗滤液又严重污染土壤与地下水;由于盐分含量高,不适宜直接生产肥料;存在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用来饲养牲畜会带来人畜共患病等问题;此外,餐厨垃圾还易腐烂变质发臭,滋生蚊蝇。

更严重的是,由于餐厨垃圾富含油分,不法分子用餐厨垃圾加工“地沟油”,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刘人怀介绍,餐厨垃圾含有约6.5%的油分,部分菜系更高,如川菜中油分高达12%。“每年我国有631万吨地沟油产生,约60%会回到人们的餐桌上,平均每人每年要吃2.8公斤!”

利用在科技和管理领域的广泛影响力,刘人怀组织了环境、生物、机械、工程、管理等各类学科几十人的研究团队来研究餐厨垃圾处理的新办法。

2011年,通过遗传育种的方法,研究团队筛选到了一株多功能的酵母菌,把它命名为“噬污酵母”。这种噬污酵母能将成分复杂的餐厨垃圾降解,并转化成酒精、工业毛油等高价值产品,减少了空气污染排放。

“噬污酵母”变废为宝的试验场就设在广州

在实验室取得成功后,刘人怀团队之后又成功研发出联合生物加工创新技术及其配套工业化设备,获批国家发明专利6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

2016年年初,刘院士主持的项目在广州的黄埔区建成餐厨垃圾处理工业化示范生产线,日处理5吨餐厨垃圾。在这条生产线上,餐厨垃圾进入机器,进行破碎、分拣,将有机物筛选出来进行灭菌,经过一系列预处理后,变成了有机浆料,输送进巨大的发酵罐。

经过“噬污酵母”30多个小时的发酵处理,1吨餐厨垃圾可产出25公斤燃料乙醇、50公斤工业毛油、50公斤高蛋白饲料添加剂、25公斤二氧化碳干冰、杂质做成的100公斤RDF燃料棒和800多公斤的水,餐厨垃圾变成了可再用资源,而且不产生其他二次污染物。

“这种方式真正实现了零污染!”刘人怀说, 1吨餐厨垃圾处理成本在200-300多元,但产出收益可以达到1000多元,每吨垃圾能获得六七百元的利润。如果能实现每天处理400吨餐厨垃圾,每年可获益1亿多元。

据了解,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在广州市从化区启动第一个日处理100吨的产业化项目。刘人怀希望,未来能走出一条不同于传统的环保新产业路线。甚至,“噬污酵母”能走进小区乃至家庭,实现餐厨垃圾的就地处理。

【记者】李秀婷

【通讯员】王思华

【校对】叶剑华

编辑 许晓冰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