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到园山街道的一个公共厕所去,算是长见识了,原来还真的有‘所长’在管!”在园山街道辖区工作的李先生说,他昨天走到园山街道大康中心时内急,就到大康中心的公厕去“方便”了一下,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公共厕所特别干净,正巧碰到保洁员,就随口问了一句“这个公共厕所怎么这么好”,对方回答说:“那是肯定的,我们几个保洁员每天不间歇清扫,而且我们还有厕所所长每天管理。”
原来,今年以来,园山街道为巩固市容环境清理整治成果,健全街道城市管理长效机制,除了在辖区内的所有公共厕所各设置了一名厕所所长外,还在辖区内的河流、主要道路、城中村、公园、垃圾转运站、农贸市场、工业园区这几个重点区域和场所各设置了一名“长”,和厕所所长一起,统称为“八长”。
一个“所长”的一天
每天早上七点,单新国会准时到公厕去开门。单新国就是“传说中”的“所长”中的一个,他负责的厕所是园山街道大康中心公厕。按照规定,厕所所长要对公共厕所的日常管理工作负总责,每位厕所所长也并不是“光棍司令”,街道也为其配备了保洁员、监督员、管理员等工作人员。
“我这个‘所长’是园山街道办任命的。”单新国告诉记者,他同时也是一家清洁服务有限公司的经理,街道办为“所长们”制定了严格的工作安排,在早上7时开门后,每天上午和下午都要定时去公厕巡查一遍。在巡查的过程中,看到卫生工作没做好的地方,他就会立马要求厕所保洁员及时去清扫干净,确保公厕时刻卫生要求达标。
虽说规定是上午和下午各巡查一遍,但实际上,单新国的手机必须要保持24小时开机,以便随时接受市民的询问和监督,单新国说:“我每天去公厕监督卫生,自己也要接受市民监督,所长和保洁员以及监督员的电话都会实名制的张贴在公告牌上,我手机经常会接到市民打来的电话问我们怎么厕所没开门,一般遇到这种情况我就会耐心跟他们解释清楚公厕的规章制度是早上7时开门。”
按规定,公厕晚上11时关门,单新国会按时去把公厕的门锁好。“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就没事了,有时候凌晨一两点都会接到市民的电话,询问为什么公厕关门了,我们还是要耐心跟他们做好解释工作。”单新国说。
“实行八长制以后,无论是担任我这样工作的所长还是保洁员,工作量都比以前大很多。幸好,在公厕卫生方面,至今没有接到一例投诉电话。”单新国说,工作虽然更忙,但这是为园山街道和深圳的市容环境提升作贡献,“我们觉得很值得。”
受河长制启发首创“八长制”
单新国是园山街道众多“八长”中的一员。记者在园山街道办提升办负责人那里了解到,除了在公共厕所设立所长以外,园山街道办还在辖区内的河流、主要道路、城中村、公园、垃圾转运站、农贸市场、工业园区这几个重点区域和场所各设置了一名“长”,和厕所所长一起,统称为“八长”。
“这也受到了河长制的启发。”园山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深圳推行了河长制,一河一长,分工明确,取得了良好成绩,在河长制的基础上,园山街道办创造性的提出在每一个重点区域和场所都设置一个“长”,因此有了“八长制”。
那么这“八长”都由何人担任呢?记者从园山街道办给出的相关材料中了解到,八长制“中的八长由街道职能部门、社区工作站、居民小组、服务外包公司等相关人员组成。按照园山街道办对”八长制“的要求,”八长“要对各行业、领域的日常管理工作负总责。且园山街道办会按照”一长多员“的规格,给每一位”长“的下面都会合理配备保洁员、监督员、管理员等。
按照园山街道办为“八长制”设置的工作流程,八长实施“巡查—反馈—协调—处置”四步工作法,河长每周巡查不少于1次,村长、路长每周巡查不少于3次,场长、园长、所长、站长每天巡查不少于1次。
根据制度设计,对巡查发现的问题,“八长”要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对重大市容环境违法现象以及其他需要协调的事项,“八长”要及时反馈给街道相关职能部门,职能部门对反馈的问题要统筹协调,落实相关责任人,及时处理。
“八长”姓名、手机全部公开
园山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八长”在各自的责任区域、路段要合理设置各自的管理制度、管理标准、和管理责任公告牌,在责任公告牌上要公告各“长”、各“员”的姓名、具体职责、监督电话等,并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市民可对市容环境做的不好的地方进行拍照取证,按照公告栏上提供的电话进行投诉。
“每一个重点区域和场所不仅要接受”八长“的巡查监督,也要接受市民的监督,如此一来,市容环境得到了双重监督,对市容环境整治和维持起到了一个双重保障。”园山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日前,今年7月的深圳市街道环境卫生指数排名出炉,园山街道首次夺得龙岗区第一,在全市74个街道中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