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的十万个为什么,你不一定知道!比如火车是怎么调头的

南方新闻网
+ 订阅

火车是人类历史发展中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火车运输比水运更加方便快捷,又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空运的风险。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的“火车家族”,正逐渐赢得广泛的赞誉。

下面南方君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火车的小知识!

火车这么长,是怎么调头的?

每次赶火车,心都在找座位、看风景、玩手机、打牌上,完全没有想过这事儿:究竟火车是怎样调头的呢?

度娘是这样回答的:

方向盘:“打死?我又咋滴啦?”

其实,上火车有多种调头方式,可以划分为3个历史阶段:

单向火车头 | 火车头需要进行180度调头;

双向火车头 | 火车头通过第三条轨道跑到列车车尾,连接上;

动车、高铁 | 驾驶员跑到车尾,车尾变车头。

1

早期单向火车头

早期的机车不能双向行驶,需要进行180度“调头”。火车头非常笨重,要完成华丽转身并非易事,通常会在需要调头的地方,通过布置灯泡线、三角线或大转盘来解决调头问题。

灯泡线

绕一个大圈

又称单向循环线,列车直接掉头而无需转轨甚至无需停车。灯泡线对旅客列车、货运列车(如煤车)很有用。尤其是具有单向驾驶台,灯泡线可以帮助其完成换向。

黎塘、北京地铁一号线还在使用灯泡线作为调头方式:

三角线

和汽车调头相似

三角线或三角线轨道为铁路路线的一种形式,为三条铁路轨道以三角形的形状交会,并在三个交会点设有转辙器,调头方式为:首先将机车头在一条线路上向前推进,过了指定的信号机和道岔以后,再后退进入另一条线路,再过了指定的信号机和道岔以后,再进入另一条线路向前推进,这样机车头就调转了方向。(ps:退进功能还是有的)

转盘

原地转圈圈

将把火车头行驶到转盘上,转盘旋转半周后再驶离转盘。转盘式调头最节省土地使用,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请看视频:

2

双向火车头

现在在铁路上奔跑的火车头大部分是双向火车,这类火车头可以双向行驶,调头操作相对简单,只需要摘掉车头,让车头跑到车尾接上就可以了。通常可以通过车站的渡线在几条铁轨上行走一下完成。

车头具有双向行驶的功能

只要通过岔道从车尾跑到车头接上就可以了

3

动车、高铁

现在的地铁、动车、高铁头尾两端可以相互切换,只要驾驶员从车尾跑到车头就可以完成“调头”工作,看似非常简单的调头,看似不起眼的工作,在传统“火车”的世界里却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

现在地铁、动车、高铁车头车尾两端都有“车头”。已经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调头”了

高铁上为什么没有安全带?

汽车和飞机上都有安全带,为何高铁上没有安全带?是我国的特殊国情吗?显然不是,因为全世界的高铁都没有安全带。

高铁没有安全带主要有两个原因:

1. 高铁发生事故时,安全带给予乘客的伤害远大于潜在的保护。

2. 现实原因,实际中难以操作。高铁起停平稳、空间宽敞,人们习惯在车厢里面自由活动,所以很少有人愿意乘坐高铁系上安全带。

火车启动时,为什么要倒退一下?

火车的每节车厢之间连接部分都是由间隙的,先倒退一下,就是要把这个间隙缩小,这样火车启动时,克服的阻力首先是距火车头最近的一节车厢的阻力,然后是第二节、第三节,以此类推,就可以把整列火车的阻力分解开。如果没有这个间隙,火车启动时就要同时克服所有车厢的阻力,那样的话,火车头是拉不动的。

汽车右行,火车为什么左行?

其实火车左行还是右行,说到底还是一个习惯问题。我国早期的铁路许多都是英国修建的,按照英国的形式设置信号系统,英国的铁路是左行的,我们的铁路当然也就左行了。建国初期财力有限,所以火车左行的习惯就保留了下来,以后新建的线路为了省事省力也就沿袭了下来。

火车刹车怎么做到迅速停车?

火车刹车是由车头控制,每个车厢一起刹车。在每节车厢下装有一套完整的刹车装置,司机刹车时,风缸里的压缩空气被排出,压缩空气就会推动各车厢的汽缸活塞,将闸瓦压紧,使列车迅速停下来。无论机车牵引多少节车厢,司机都能控制整个列车的运行,使列车迅速停下来。

什么是隧道内的活塞效应?

在隧道中高速运行的列车,会带动隧道中的空气产生高速流动,类似汽缸内活塞压缩气体现象。列车高速进入隧道时,车头撞击隧道内空气会产生一股强烈压力波在隧道内以音速震荡传播,隧道内的压力波会造成旅客不舒适感,且可能破坏轨道的相关设施。撞击隧道口外的空气,微压波会产生令人不愉悦的噪音,使隧道口附近住民受到干扰。

再则,因隧道内压力震荡对列车产生阻力,随着波动使阻力忽大忽小,可能影响列车行进的平稳性,增加列车能源消耗。

新火车是怎样进入轨道的?

在工厂制造时,转向架已经在轨道上放好了,将车体吊装到转向架上即可。整车也是吊放在轨道上的。

火车为什么要临时停车?

车头出现故障需要处理、火车超速了被安全系统自动停车、前方线路有危险、前方火车站没有空余站台接车、前方线路信号异常等等都会引起临时停车。

-END-

编辑 杨小妍
加载全文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