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粤海集团)是广东省规模最大的驻港窗口企业,经营范围覆盖公用事业及基础设施、制造业、房地产、酒店及酒店管理、零售批发、金融等领域,并确立了以水资源管理、城市综合体开发与运营、现代新型产业园区为核心,产业金融为支撑的“3+1”新主业板块格局,旗下控股粤海投资有限公司、粤海置地控股有限公司、广南(集团)有限公司、粤海制革有限公司等4家香港上市公司。
2015年12月,省政府批复同意《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实施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方案》,2016年12月,省国资委批复同意《关于粤海控股集团建设国际化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以及14项新增授权清单,粤海集团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工作全面铺开。
1推行市场化经营管理机制改革
2016年,粤海集团围绕“管资本”制定了改革授权经营机制,并选取了集团最具市场竞争力的水资源管理板块作为改革试点,以管资本为改革导向,实施改革授权:
一是围绕“管资本”建立授权经营机制。按照合法合规、权责利对等、管放相统一、市场化运作等原则,以促进板块加速发展、完善公司治理和管控模式为目的,在投资经营、人员选聘及考核、薪酬管理等方面对试点单位进行充分授权。
二是配套建立兼顾资本收益与拓展规模的市场化激励机制,对增量项目给予具市场竞争力的奖金激励。横向对标行业内领先企业,兼顾效率和公平,纵向对标集团板块历史经营数据,制定阶梯式目标,推动试点单位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是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将拓展指标纳入绩效合同进行考核,选取考核当年行业内拓展规模最大的企业,对标其新增规模,通过强化考核约束,确保改革授权落地。
2构建资本投资运营平台
粤海集团把握其作为广东省驻港窗口企业的发展机遇,充分利用香港金融市场的资本配置功能,以市场化方式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有效提升国有资本收益。
一是发挥总部专业平台的资本投资功能,为上市公司培育孵化优质项目。粤海集团逐渐打造出专业化的资本投资模式,通过设立各主业板块专业平台公司,运用新设、股权并购、合资等方式开展资本投资。对于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项目,如前期收益水平未达到上市公司要求,则先由总部的专业化平台投资运营,进行业务培育孵化,待业务成熟、盈利能力稳定后,再择机注入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释放成熟项目的资产价值,实现国有资本价值最大化,形成集团“投、融、管、退”的资本投资运营良性循环。
二是重组优化上市平台架构,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为进一步挖掘上市平台的资本运作价值,集团对属下粤海投资有限公司和粤海置地控股有限公司两家上市公司的股权进行了重组优化,粤海投资通过发行股份加现金的方式,向集团收购其所持粤海置地的全部股权,实现两家上市公司之间资源灵活配置,有效降低城市综合体板块项目开发及拓展对集团资源的依赖,提高资本配置效率。
3构建市场化职业经理人管理体系
一是实施进行职业经理人选聘的试点。通过“三种渠道”选聘职业经理人:第一是企业经营班子整体转聘为职业经理人;第二是新对外招聘岗位按职业经理人聘用;第三是现有干部职务调整时进行职业经理人转聘。
二是探索建立职业经理人管理体系。建立规范化的选聘流程,打通现有经营管理者与职业经理人身份转换通道;建立市场化的薪酬激励机制,设计对标市场水平的议薪机制和与业绩合同结果线性挂钩的薪酬兑现方式;建立契约化的聘用管理,设定任期、签订聘用协议和业绩合同,市场化托管人事关系等等;建立刚性化的退出机制,明确不胜任工作解聘、任期满解聘、违法违纪解聘等退出机制和违法违纪责任追究机制。
4建立市场化考核及薪酬激励机制
粤海集团坚持以利润创造为导向、以绩效考核为抓手,各下属企业奖金额度直接与企业税后利润和业绩考核结果挂钩。通过薪酬分配与经营效益、绩效考核联动的机制,充分发挥绩效指挥棒作用。近年来,根据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通过市场化手段,加强薪酬激励机制的创新。对于职业经理人,通过对标市场实行固浮结合的年薪制,固定薪酬按月发放,浮动薪酬与绩效挂钩在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后兑现,对大幅度超额完成业绩指标可获取额外奖励,实现薪酬激励上不封顶机制。
5建立6S战略管理体系
粤海集团以“聚焦战略、战略驱动”为导向,构建由战略规划、商业计划、管理报告、战略评价、经理人评价、战略审计等组成的6S战略管理闭环体系,构建运作高效、风险可控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战略+财务”管控体系。目前已完成“战略规划-商业计划-管理报告-战略评价”4S战略管理小闭环。接下来,集团还将在4S小闭环的基础上,重点开展经理人评价与战略审计体系的构建工作,实现 6S战略管理大闭环,加强6S战略管理体系的财务链接性,以及6S战略管理体系与集团现有主要的管理体系对接,促进管理决策效率提高,确保集团改革目标和战略规划有效落地。
粤海集团自2017年全面启动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工作以来,通过推进上述几项重要改革举措取得了一些成效,2017年上半年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水资源管理板块作为集团内的首家改革试点,通过改革授权,2016年,新增水处理规模178万吨/日,接近“十二五”五年的总拓展量,水处理总规模逾1,500万吨/日。2017年上半年,水处理规模在去年的基础上,新增了198.65万吨/日,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主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行业地位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