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姐到桂城学嘢,一颦一笑尽显曼妙风采

南海桂城
+ 订阅

古人云:“若有诗书藏在心,

岁月从不败美人。”

女性之美,美在气质,

回望旧时光里的佳人,

从容优雅,绝代风华,

她们不仅有着精致外表,

还有着丰富的内心。”

粤剧囊括内容多,除了说唱,还有武术等各方面,综合性强,能够培养气质、学习群体相处培养团结精神、身体及语言表达技巧,提升自信心、锻炼耐力。

只有中老年人才喜欢粤剧?

NO!

闻说桂城粤剧百年辉煌,珠江形象大使十强选手李佩欣到桂城向粤剧名家谭玉筠(靓少佳,郎筠玉的千金)学艺,为决赛演出做准备。

(粤剧名家谭玉筠老师和珠姐李佩欣)

李佩欣在老师的耐心教导下,学习了粤剧基本功,包括圆台、身段等,同时学唱粤曲,跟着老师的解读,理解词曲的内涵。

本次学习了《游园惊梦》和《梦回太湖》。通过老师的教导,珠姐基本掌握了两段粤剧的技巧。

粤剧又称“广东大戏”或者“大戏”,2009年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素有“粤剧之乡”的平洲,粤剧渊源可追溯到1889年(清光绪十四年)。一百年前在平东创办的“乐群英班”,培养出一批优秀粤剧人才,如林超群、张盛才、金枝叶、陈新发等,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广东粤剧的重要人物。

近年,桂城为复兴粤剧传统文化,通过举办戏曲欣赏晚会、筹建平洲粤剧文化资料陈列室、成立粤剧粤曲传习所训练基地等方式,让桂城市民有机会走近粤剧这门既熟悉又“陌生”的传统文化。

粤剧文化在平洲

早在1889年(清光绪十四年),艺人陈福三曾带一戏班乘坐一条木船,用了半年时间到了美国三藩市(亦称“金山”)演出粤剧,在美国一演就是三年,深受金山伯们欢迎,被誉为“金山泰斗”。

(图片来源网络)

▲“粤韵飘古祠”戏剧巡演

粤剧之乡人才辈出

“粤剧之乡”平洲是当年珠江三角洲发展粤剧曲艺的重要摇篮。100年前的“乐群英班”里,培育出一批粤剧优秀人才,如林超群、张盛才、金枝叶、陈新发、陈树堂(也称“鬼马春”)、冯展图、梁杨、张德才等,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享誉省港澳的粤剧名伶。

▲平洲粤剧名家风采

继这些名家之后,又陆续诞生了一批在粤剧演艺事业上有所造诣的编剧和演员,如林小群、白超鸿、叶兆柏、谭玉筠、林锦屏等。

▲平洲粤剧名家风采

在金桂耀全城·第八届关爱桂城授勋典礼上,粤剧世家“林氏三杰”获最具分量的金桂勋章。

▲南海区委常委、桂城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敬文为“金桂勋章”获得者“林氏三杰”代表林锦屏颁奖。(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 摄)

学习粤剧有技巧

粤剧的基本身段

粤剧的基本身段包括:站相、台步、七星步、指掌、云掌、亮相、跑圆台、开门、拉山(云手)、上马及背供。小生的台步是丁字步,要表现气宇轩昂。花旦的台步是撇步,要表现轻盈。为了作犹豫不决、考虑如何应对等心理状态或搜索对象、觅路等情节时,演员便会运用“水波浪”程序来表达。

粤剧

是岭南文化和广东艺术的鲜明标志

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保护和传承粤剧粤曲文化

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希望让更多的孩子们

去认识、喜爱、品味粤剧

让传承与发扬的种子

生根发芽,薪火相传

想看珠姐曼妙身段演绎经典名曲的小伙伴们,

记得留意佛山电视台珠江小姐总决赛啦!

想了解及体验更多桂城粤剧文化风采,

请留意本周六“首届桂城粤剧艺术节”启动仪式。

编辑 南海桂城微信工作小组

加载全文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