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唯一!中山学霸夺全国生物学奥赛金牌,还免试保送清华

南方+ 记者

解剖青蛙、蚯蚓、小龙虾,提取生物细胞中DNA……这些都是高二学生卢亘哲的拿手活。

凭借这些本事和扎实的理论知识,他在第26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脱颖而出,成为广东省唯一入选国家集训队的选手,并获得清华大学免试保送资格。

暑假不休做近百个生物实验

8月20日,对中山市第一中学的学生卢亘哲而言是特别的一天。当天凌晨,他接到了清华大学的招生电话,并于凌晨1时和对方签订了免试保送协议。

这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按照我在学校的排名,去中山大学的几率比较大。”卢亘哲坦言。

这个意外之喜缘于刚结束的第26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在此次比赛中,卢亘哲和8名广东选手参赛,并通过出色的表现获得金牌,成为广东省唯一入选国家集训队的学生。

“全国有240名选手参赛,入选国家集训队的共50人。他们经过冬季的培训和两次选拔后,4名胜出者将代表中国队参加国际生物学奥赛。”卢亘哲的教练、中山市一中生物学教师高海元说,中山共有3名学生参赛,共获得一金、两银的成绩。

作为教练,高海元对卢亘哲的成绩没有感到意外。“他的基础好,又非常勤奋、认真。今年暑假一直在湖南培训,20多天内高质量地完成了近百个实验。”高海元介绍。

生物学竞赛既考学生的理论知识,更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变能力。这三个方面卢亘哲都不弱。在此次全国竞赛的第一场考试中,他就胜出一筹。

当时每个考生的桌子上都放了两杯海螺,要求测量海螺的壳高,画出频度图。考试开始,不少人把杯子中海螺都倒出来,一个个去测,而卢亘哲却冷静想了很久再动手。

“两个杯子加起来百余颗,全部测完没有必要也没意义。”卢亘哲决定抽样测量,并很快完成实验。“结果证明,我的判断是准确的。”

事后想起来,卢亘哲仍为自己的冷静感到庆幸。“如果我也如其他人那样一个个去测,肯定没时间完成后面的考试。”

从小亲近自然欲做生物学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卢亘哲与生物学结缘便是因为喜欢。

他告诉记者,小时候家在坦洲,经常到户外抓虫子、捞蝌蚪、观鸟。除此之外,他还喜欢看《动物世界》。他认为,这些比兴趣班、补习班更有趣,也很好玩。

玩着玩着就到了初中,那些儿时的记忆却依然牵引着他迈进生物学的大门。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来时做各种生物学实验,如动植物解剖等。

时隔多年,他仍记得第一次解剖动物的情景。当时,全班二十多人,老师给每个人发了一只青蛙、一把剪子。老师教授了持剪姿势——用无名指和大拇指握剪。虽然和平时的握剪姿势不同,但很快大家都掌握。与之相比,更难应付的是活的青蛙。

“它一直跳,我追到教室门口才把它捉回来。”在紧张和兴奋中,卢亘哲开始了解剖实验。他将青蛙固定,拿着剪刀从腹部开始一直剪刀胸部。然后,按照老师的要求将内脏取出观察,“直到下课那颗心脏还在跳动。”卢亘恒说。

自那以后,虾、蚯蚓、蝗虫等各种生物都成了他的解剖和观察对象。“最难的是解剖蜜蜂,观察他们的消化系统。”这些实验在很多人看来不可接受,但他却乐此不疲。

“我路子野,不害怕这些。”他介绍,解剖只是生物学实验中很小的一个部分,他们也曾尝试着提取过生物的DNA进行观察。他认为,这些是学习生物学,了解生物进化,掌握生命科学知识的基础。

在各种各样的生物实验中,卢亘哲对自己的未来也越来越期待,“我希望继续做科研,从事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他说,跟着施一公教授做实验是他的心愿,按照计划,他将于明年春季前往清华大学预科班学习。

编辑 卢子衡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