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载38毫米榴弹枪及近炸引信迫击炮弹的无人直升机,配置上代表国内先进的军工级全彩微光夜视系统,实现夜晚军事作业。17日-19日, 在新疆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中国亚欧安防博览会上,一款名为 “空中战狼” 的反恐组合一经亮相,便吸引了众多参展商的目光。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这间来自珠海的无人机企业,虽然仅仅成立两年时间,但凭借其高速飞行、大载荷量、安全稳定等特点,成为业内公认最有潜力的空中作战利器和空中物流平台。
日前,南方记者走进这家神秘的无人机企业,与读者一同揭秘工业级无人机如何在火热的市场中分一杯羹。
带领用户从1到2
就在“空中战狼”闪亮登场的同一时间,位于珠海高新区科技七路的紫燕无人飞行器有限公司,四五名年轻的工程师正对ZY-800无人机“河豚”进行最后的组装。这个载重量可达7千克的无人直升机,将代表珠海和紫燕参加月底在佛山举行的第三届珠洽会。
“相比通常大家熟知的多旋翼航拍无人机这些消费级产品,紫燕的无人机面向工业应用甚至军事领域。”紫燕公司首席运营官唐毅恒向记者介绍。
尽管成立时间仅两年,但今年5月的土耳其国际防务展上,紫燕公司的ZY-800系列3款无人机产品吸引了30多家军事机构前来洽谈合作。
其中,名为“河豚”的通用运输无人机机身腹部呈圆桶形,除了较强的载重能力外,“河豚”最高能在海拔3500米的地区飞行,续航时长最多可达45分钟。“别看外形憨态可掬与河豚有几分相似,性能却十分强大。” 唐毅恒说,该款机型采用模块化设计,碳纤一体化机身,机身维护简单。可用于快递物流、医疗救护、地质工程勘探等领域,是十分理想的物流运输工具。
“如果说,多旋翼无人机让用户认识了无人机领域,把用户从0带到1,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带领用户从1到2,将无人机带入应用领域。”唐毅恒用数字进行形象比喻。在生产军用级产品到同时,紫燕也同样把目光投向了工业级,目前正有针对性地将工业级无人机产品推向海外。
“就算倾家荡产,也要把无人直升机造出来!”
“最初想做这种高性能的工业级无人机,起源于2006年的一次新疆野外探险。”紫燕创始人、公司董事长王江平告诉记者。2006年9月,王江平在徒步翻越高山时,遭遇大雪封山,6名团队成员被困,强烈的求生欲望让他浮想联翩:“如果有一台无人直升机运送救生装备过来,所有困难都能迎刃而解。”
但是,曾任空军某部一名机务兵的王江平清楚知道,与固定翼无人机相比,无人直升机在技术上更为复杂,即便是小型化,门槛也很高。彼时,中国无人机行业刚刚起步,欧美一些国家长期对我国实施技术封锁,国内从业者寥寥无几。有专家直言不讳地告诉他:没有10亿以上的资金、50人以上的顶尖技术团队、10年以上的研发时间,想搞出无人直升机,简直是天方夜谭!
开弓没有回头箭。回到珠海后,王江平成立紫燕无人飞行器有限公司,并四处寻觅与他梦想同在的合伙人。“‘孵化’阶段,紫燕的每一步都如同走钢丝。” 王江平说,攻关阶段,光打井不出水,无人机研发的成本投入之大,超出了所有人预期。在用完手中5000多万元的积蓄,王江平变卖了全部股票和房产。“就算倾家荡产,也要把无人直升机造出来!”
在历经9年的艰苦攻关后,飞行调控、系统兼容、智能控制等技术难题成功解决。2015年12月,紫燕终于“破壳”而出,研发团队拿出了第一架试验机。在去年11月,在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紫燕公司携ZY-800系列的3款无人机甫一亮相,在业界便引起了震动。
产业链助力紫燕高飞
如今,由紫燕自主研发的ZY-800三款无人直升机产品已经全面推向市场,并收获不少订单。谈及未来的发展,唐毅恒透露,紫燕目前正研发更小、更轻便、更适用于人烟稀少等恶劣环境下作业的无人机型。
“目前,无人直升机最大的瓶颈是在续航能力,与燃油动力的无人机不同,对于电动的紫燕无人机而言,由于电能的载体是电池,电池的重量很大且空电池不会变轻,而且对于电动机而言随着负载的增大其耗电量会激增,越小的飞机续航时间则更加捉襟见肘。” 唐毅恒说,为此,紫燕除了专注飞机的研发,更把目光放到了全球的电池制造行业。
庆幸的是,紫燕在珠海寻找到了上下游产业链支撑,记者了解到,目前,紫燕已与珠海一家锂电池生产公司达成协议,后者将为紫燕研发更适用于小型飞行器的电池产品。
“珠海有多年的航展品牌积累和航模生产经验,马达、桨叶、机身等部件均可由本土企业自给,于无人机而言具有优越的发展环境。”唐毅恒说,随着珠海工业级无人机产业链条逐步完善,相信紫燕会在这一方土地上飞得更高更远。
(吴志远、蔡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