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在斗门白蕉镇的西北面,藏着一片世界上最大的水松林。白蕉镇竹洲村头附近,在磨刀门水道中间,距堤岸二百米左右,约300亩面积的小岛上就有着七万多棵水松树呢。
清一色水松树组成的森林生长在冲击沙岛上,绿葱葱一片,是从未开发的处女地。地处森林和河涌中央,是天然的大氧吧。这里的螃蟹不仅横着走,还会上树。水松林周边湿地水系纵横,田园广袤,水质优良,拥有原生态田园风光和特色农业。
就是这样一块宝地,未来将发生这些变化!笔者近日从新组建的文旅集团获悉,一份《广东珠海•竹洲水松林生态旅游区初步构思方案》目前已打造完成。方案将对位于珠海市斗门区莲洲镇西北面,包括竹洲水松林、南岸湿地及西安码头泵站等进行整体规划开发。
根据构思,这片水松林将被打造成”大自然森林湿地教室”以世界最大的水松林为载体,突出森林与湿地融合唯一的特点,重点面向学生市场和家庭亲子市场,以科普功能为主导,打造森林湿地科普公园和广东省青少年环保教育基地,形成打造“水陆空”一体化游览体系。
“节能模式”打造体验版“人与自然”
据了解,该片水松林所在的竹洲水利风景区目前已经成功申报成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同时,该地还是国家一级水源林保护区、斗门水松林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水松林是国家一级珍贵树种,对该片水松林的开发要慎之又慎。”珠海文旅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樵表示,表示,文旅集体介入后,拟对该片区开发进行科学规划。
螃蟹在树上爬、鸟儿在天上飞、松鼠在林间穿梭、父母带着小朋友们静静地踏着木栈道,和周边的小动物们亲密接触,和谐共处。未来,这样的画面将成为景区里日常发生的现实。“把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作为旅游开发利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陈樵介绍,生态至上,环保为本,低碳节能将是水松林开发的策略。
按照目前的构想,所有建筑物采用生态木结构、交通工具采用环保电能、建设高标准湿地排污系统在采光、通风、冷暖调节,生态链、人类活动等多维度实现生态环保。结合现代科技手段,让景区接待设施的设计与运作实现“消耗最小化”。
“退休”老泵站将发挥余热
在规划中,这块“宝地”的开发既有纯天然的景观,也融入了人文元素。位于莲洲镇西安码头北侧西安码头泵站就是典型代表。1979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至2003年12月20日止,该泵站共运行1457.7小时,为当地群众服务了30多年,被称为“救命泵站”。
作为全国唯一仍可使用的最大口径卧式轴流泵站,西安泵站是广东省最大单台装机电排站之一、珠海市最大的电力排涝工程。2011年被核定公布为珠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按照规划,西安泵站及附属场地将被改造成为水利科普馆。全面展示水利史、水科技、水生态和水文化等内容。
部分规划项目一览:
小鸟天堂
——珠江西岸最大的天然赏鸟乐园,打造“水陆空”立体化观鸟基地
以水松林极其优良的生态环境和河心沙环境为载体,通过人工放养的方式,打造湿地观鸟乐园。通过打造游船基地、空中观景台等,打造“水陆空”立体化观鸟基地。
鸟巢树屋
——像鸟儿一样听虫唱鸟鸣,看日出日落
作为特色住宿体验项目。采用木结构构搭建多个树梢度假平台。平台上安置一座小木屋,木屋四周围着曲线栏杆,内设桌椅,游客通过梯子上去。游客可以一边在树上聊天、休息、饮茶、喝咖啡和享受生态健康美食,一边呼吸纯净的空气,听虫唱鸟鸣,看日出日落。
松鼠乐园
——人与自然互动的典范
作为森林教育体系中课余游乐活动空间,建设松鼠主题游乐园。在公园内散养松鼠,对松鼠进行人工驯化,在公园内观赏松鼠爬树、草地穿梭、松鼠嗑瓜子等松鼠日常生活,增加滑滑梯、跷跷板、松鼠投篮、松鼠保龄球等娱乐活动,营造人与松鼠和谐相处的乐园。
空中栈道
——打造珠海“空中情侣路”
森林树木间搭建的木栈道,让游客体验行走在森林上空的刺激感,在森林树梢高度一览森林、河谷,从另一个角度真实感受森林的自然美。
湿地运动中心
——在森林中划船
在森林之中划船,这是在亚马逊森林中才能体会到的感觉。以水松林湿地水体为载体,通过人工进行微地形整理,打造一个小型的常年的在湿地森林中穿行的划船基地。
螃蟹乐园
——Ip时代:以螃蟹为主题的湿地农庄
以水松林盛产螃蟹为特点,打造一个以螃蟹为主题的湿地农庄,通过卡通化、动漫化、体验化的打造方式,打造自己的IP。打造垂钓、主题亲子酒店、户外餐饮基地、虾蟹捕捉池等项目。
水利科普公园
——“围垦式”水利科普基地
以科普为导向,将西安泵站及附属场地改造成为水利科普馆。全面展示水利史、水科技、水生态和水文化等内容,让人们通过互动式参与,在近水、亲水、观水、戏水的过程中,了解水的知识,认识水的哲理,体会水的重要,重视水的保护,增强水法制观念。
撰文:董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