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人,或许是摄影师最不喜欢拍的对象。
因为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你无论怎么拍,可能也很难拍得你和他都满意。万一某天遭来一句“你拍得不好”,那甚至比紧急关头,相机没电更让摄影师绝望。
可是,人,或许又是摄影师最喜欢拍的对象。
因为无论是一个细微的表情亦或是一抬手一顿足的细微动作,也许其中都藏着千千万万的秘密,说不定就在那一声快门声中,这些故事就被你挖掘,放大,然后成为你脑子里抹不去的记忆。想想都痛快。
南方人像馆今天开张。
我们一点也不贪心,不过只是想把一张人像既拍得漂亮,又拍得动人。这是我们正在全力去干的事,也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拍看得见的照片,讲看不见的故事。南方人像馆期待你的颜值,更期待你的故事。觉得自己有故事可讲的,可以通过邮箱联系我们nanfangrenxiang@126.com 。
(本期受访者图片均获得其本人及其监护人同意刊发)
癌症患儿|如果能长大,我想去看火车
儿童恶性肿瘤主要包括白血病、脑瘤、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和生殖细胞肿瘤等。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新增3万—4万名儿童肿瘤患者,平均每1万名儿童中,就会有1名癌症患儿,数量每年增长10%左右。
死神仍在不断播撒更多的种子。
第一期南方人像馆,我们将镜头对准了几个不幸被撒下种子的孩子们。
上面的这群小朋友,都来自于一个叫“广州小家”的癌症家庭。
爱和痛总是那么缠绵难分。在广州,有这样几个“癌症家庭”—— “儿童希望广州小家”(以下简称小家)为前来广州看病的贫困家庭免费提供住所,3年来,有287个家庭在这里接受过帮助。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却因为相似的命运而组成“大家”,人们在这里一起分享悲欢,抱团取暖,等待奇迹,爱与痛的故事每天在这里上演。
病痛
无法想象,如果癌症选中自己,自己会是怎样一种状态。
一开始接触这群孩子,看到小小年纪的他们不断化疗、放疗、打针、呕吐……心里受到的冲击还是蛮大的,以至于晚上经常做噩梦,梦到自己患癌在打化疗,而身旁和自己一同在打药的,都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我讨厌化疗,它老是让我把刚吃下的东西又给吐出来了。”蹲在地上边哭边吐的一名4岁的小朋友大喊着,在一旁安抚她的年轻妈妈却哭得比她厉害,这样的场景在这里却是平常的。
家
第一次到“伟博小家”,见我带着相机,两岁的阳阳一把抱住我的小腿,要我给他拍照,家长见“家”里来客人,纷纷带着自家小孩出来打招呼,有的则忙着端茶倒水,“家”里好不热闹。
之后的几个月,由于拍摄的需求,我也成了这“家”里的一员。
在小家,每天的午餐晚餐,各家都做自家的拿手菜, 聚在一起一块儿吃,我也蹭了很多次饭。由于大家来自天南海北,这一桌桌家常饭也是“大杂烩“。
“可别小看我们都是家常菜,这里面可是什么菜系都有,其他地方还真吃不到的。”
就这样,这一个个不幸的家庭组合到一起成了一个温暖的大家。这里没有长情的告别,有的都是柴米油盐里对生活和命运无声的对抗。
“对抗”开始于2014年,那一年儿童希望救助基金会设立了“儿童希望广州小家”,开始为前来广州看病的贫困家庭免费提供住所。如今,“小家”共有9套房子,分别是“同福小家”“芳村小家”“西门口小家”(3套房)“华商小家”“宝贝小家”“同和小家”和“伟博小家”。到2017年3月底,“小家”一共为287个家庭767人次提供了36786次的住宿服务。
明天
“孩子长大后想让他做什么?”
“只希望他平安。”
家长们的回答都大同小异,的确,“孩子长大”这样的字眼对他们来说显然有些奢侈。
反倒是孩子们的回答显得更轻松和天真。
“我想开长途汽车。”
“我想看火车。”
“明天”在他们心里,依然是可以实现梦想的将来。
(记者手记 作者 张梓望 )
【记者】王良珏 张梓望 张迪 实习生 朱浩威
【校对】陈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