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看他们如何锻造守卫祖国南大门的“长空剑锋”!

洪奕宜工作室
+ 订阅

7月下旬,广东某地机场,黑云压城,雨声沙沙。远处,突然响起轰鸣声,将雨声和人声完全淹没。回头望,停机坪上,一架架战机完成起飞前的最后检查,启动发动机,缓缓滑向跑道。

推杆、加速、离地……刹那间,这群不惧风雨的银色战鹰,拖着近20米长的雨带,一头扎进空中,并很快消失在视线中。这是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一天例行训练的开始。像这样的训练,一年365天,他们风雨无阻。

该旅的前身——空军航空兵某师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今年4月,完成调整组建,是调整改革后南部战区空军唯一一支传承空军航空兵某师血脉的部队。60年来,这支部队边建边打、边练边打,出色完成国土防空作战、两次首都国庆阅兵、珠海航展等重大任务。

“剑锋所指,所向披靡”这是该旅的旅训,营区大门内一块巨石上,镌刻“南疆利剑”四字,是他们对祖国的庄重承诺。日前,南方日报记者走进该旅,实地感受这支南粤劲旅“泼辣严谨”的红色传统和“敢打必胜”的铮铮誓言。

坚持一切从实战出发

“XXX对向,XXX截获目标。他咬到你了,你右转脱离,我攻击,XXX攻击完毕!”这是一次夜间自由空战对抗训练。该旅旅长肖立军说,那次,他与战友驾战机与模拟敌机展开攻防,训练从晚8点持续到次日凌晨。

这样的高强度训练在该旅是家常便饭,而贴近实战,更是该旅日常训练的常态。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该旅坚持一切从实战出发,在遂行各项重大任务中,不断砥砺战斗精神,锤炼战斗作风、提升打赢能力,锻造守卫祖国南大门的“长空利剑”。

如在2009年,该部换装国产第三代战机,相比之前装备的老旧机型,新战机对飞行和保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保证部队快速形成战斗力,部队整建制外出,先后在3个地方展开为期3年的外场驻训。

这份坚持和努力很快得到了回报。2013年,部队参加某联合演习,飞行员驾战机在恶劣天气下冒雨起飞,连续飞行多个小时,出色完成了远海战斗巡航任务。2014年,部队参加某集训任务,又一举创造了该型战机打靶的多个先例;参加空军对抗空战竞赛性考核,五战五胜捧回了“金头盔”。

过去,受制于各方面原因,空军各航空兵部队曾主要依托驻地机场开展日常训练。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横跨多个气候带,本场训练并不能满足航空兵“全域作战”的标准。如对该旅来说,部队常驻平原,飞行员不熟悉高原、山地飞行,保障人员对高海拔条件下战机装备维护保养较陌生……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空军航空兵部队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各单位赴陌生地域驻训的大背景下,这支部队多次奔赴祖国大江南北,通过多环境锤炼、全疆域轮训、大跨度交流提升部队作战能力。

如在去年,这支部队成建制拉到青藏高原,执行高原驻训任务。在为期数月的高原驻训期间,该旅完成了日常防空战备、处置不明空情、警戒巡逻、实兵考核等任务,有效锤炼了部队高原环境下的实战化能力。

“高原驻训与我们之前在平原训练很不一样,飞行和保障都缺乏相关经验。”该旅机务大队副中队长吴尚平说,以该大队为例,进驻前多次召开骨干会议,梳理高原自然环境复杂、风沙天气多、缺氧等高原飞行难点,并有针对性地制订了保障应对措施,“确保战机闻令而动、迅即升空”。

打造“剑锋”文化品牌

“首战用我,用我必胜”,无论部队体制编制如何改、怎么变,“泼辣严谨”的作风和“敢打必胜”的底色,是这支部队60年来一以贯之的传统。

如在今年4月,根据统一部署和安排,该旅完成了新一轮的调整组建。当月底,该旅数名飞行员便带着研究课题走进空军地空导弹某营阵地,与兄弟部队共同探讨突防突击课题。

此外,由于该旅驻地地处沿海一线,经常有外军侦察机、舰载机等抵近其责任区活动,战备任务异常繁重。改革前后,面对外国军机的屡次抵近活动,该旅一次次出色地完成了警戒、监视任务,彰显了我国威军威。

“战时必上,上则必胜!”曾执行过多次处置外国军机抵近活动任务的该旅飞行员刘兴鹏告诉记者,作为守卫祖国“南大门”的利剑,该旅官兵时刻把打仗放在首位,把打赢装在心里。

在瞄准“实战化”的进程中,该旅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剑锋”文化。“由于地理位置,我们处于斗争的前沿,所以就提出要做南部战区空军这把剑上最锋利的部分,也就是‘剑锋’。”飞行大队教导员刘猛说。

如在飞行大队宿舍每名飞行员的床头上,都有一块个人床头卡,记载了姓名、籍贯、人生格言等。床头卡上,还有每个人给自己取的外号,如“寒霜剑”“啸天剑”“忠正剑”。“剑锋”文化已深入每一名飞行员的骨髓。

该旅政委介绍,弘扬“剑锋”文化,对于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巩固官兵思想文化阵地,用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构筑官兵“精神家园”,打牢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履行使命的思想政治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据悉,该旅通过抓实官兵思想政治教育,使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地生根、成为信仰,“泼辣严谨”好传统好作风深入人心,官兵身处改革开放和军事斗争准备“两个前沿”不迷失、不变质。

注重军民融合发展

3月中旬,该旅会议室内,一场军方和民航防相撞协调会正在召开。会上,军地两方围绕“如何处置和预防跑道入侵”等4方面问题进行讨论,并就下一步预防措施和保障方案与航管、民航等单位达成了进一步共识。

作为军民两用机场,自驻地民航恢复通航以来,该旅针对军民航相撞工作的严峻形势及部队飞行空域的特点,多次召开军民航协调会,研究和修订防相撞措施和预案,形成了跑道入侵、民航绕飞、等待区域等7个方面防相撞工作措施,为军民航同场飞行提供安全保证。

该旅飞行保障指挥室参谋熊再平说,无论是军机还是民航客机,在起降阶段,经常面临飞鸟的威胁,“平时,我们在为军机驱鸟的时候,也会积极帮助民航客机进行驱鸟作业,保障客机的正常起降。”

据悉,目前,该旅驻地机场已开通十几条民航航线,保障民航班机起降达万余次,旅客年流量接近百万人次,形成军地共赢的良好局面。

而在完成繁重战备训练任务的同时,该旅还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并配合驻地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同时,还定期为驻地群众送医送药,并配合党政机关、企事业、地方院校单位开展国防教育。

【记者】祁雷 李劲

编辑 许智敏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