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押花艺术学起来!他们的身体虽有残缺,却心灵手巧

南方日报

7月21日-26日,由荔湾区残疾人联合会、广州中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真朴苑工艺美术品有限公司主办,天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协办的 “岭南押花岗前培训班”,在荔湾区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举行。在广州市工艺美术大师、“岭南押花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傅庆军指导下,40多名残疾人士齐聚一堂,学习简单的押花技艺,体验传统工艺带来的乐趣。

近年来,为提升残疾人职业技能,同时扩展非遗的传承人群,不少地区都尝试开展面向残疾人的公益性的传统工艺技能培训。傅庆军介绍,押花培训课程不但让残疾人有“一技傍身”,更能通过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对提升他们的生活自信,甚至康复治疗起到促进作用。主办方表示,相关培训课程日后将持续开展,期望更多残疾人士能够从中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1

现场:非遗体验提升学员自信

7月26日,荔湾区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里,举行着一场别开生面的培训班。夏日炎炎,课堂里却不时传出学员们的欢声笑语。他们全神贯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用手中压干的花材,在纸面拼凑出花鸟鱼虫的千姿百态。广州市工艺美术大师、“岭南押花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傅庆军,正耐心细致地向学员讲解押花技巧,并不时手把手地作出示范。课堂的空气里还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花香。

押花艺术,又称为“压花艺术”或“花贴艺术”,是人们利用植物的特性,经过采集、干燥、艺术设计和粘贴等工序,将其制作为标本,并应用于各类民间节俗、生活装饰和文化作品中的一门民间传统美术。“岭南押花艺术”则使用南方植物为主要原材料,与传统国画、岭南中药标本等元素相结合,成为押花艺术的重要流派之一。

学员制作的押花画。南方日报记者 李细华 摄

主办方介绍,本期培训班面向的残疾人以智力残疾和精神残疾为主。这两种残疾类别在目前最难以就业。傅庆军介绍,活动旨在提高残疾人就业,培养合格的押花工艺师,同时也有助学员培养生活情趣:“为提高合适度,我们挑选的产品以简单性、重复性的作品为主。尽管身体有残疾,但他们做起手工都专注而用心。”

“押花是人与自然交流的媒介。学员参与这个课程,不但可以学习手工,还可以接触大自然,这也有助于他们的康复。”傅庆军告诉记者,与过去课堂上的“被动式学习”不同,非遗培训强调动手能力,是一种“主动式学习”,有助启发他们的想象力,提高积极性。

经过几堂课下来,不少学员的手艺与心态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有家长表示,孩子从前在家里脾气不好,什么事情也不想干,非遗培训却让他重新找到生活的动力。傅庆军也对他们取得的小进步加以鼓励,有的学员甚至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其实,他们都是很善良、可爱的一群人,也特别需要受到社会的鼓励,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对我们员工来说,服务残疾群体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傅庆军补充道。

学员在制作押花画。南方日报记者 李细华 摄

2

展望:为残疾人士争取批量订单

尽管“岭南押花艺术”今年才刚刚成功列入广州市天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的历史却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木兰辞》中的“对镜贴花黄”就是押花艺术的雏形。岭南地区在唐代便有史料记载,当时妇女将草本植物采集后晒干,用于生活起居装饰或传统节事祭品制作中。如今,在广州乞巧节、佛山秋色等民俗活动中,依旧流传着这门古老的手艺。

“押花的传承也曾经出现过断层,因为古时植物的保存比较困难,押花多为民俗活动娱乐之用,没有形成有规模的生产,也无法实现广泛的传承。”傅庆军介绍道。

直到20世纪中期,岭南押花艺术传承人通过吸收民间传统经验,融汇现代科技手段,让这门古老技艺得到新的发展。20多年来,傅庆军及其团队创造性地运用真空覆膜技术等手段,延长作品的保存期,同时开发旅游、文具、家居软装等新型产品,拓展市场,通过生产性保护的手段,让押花重新融入现代人的日常生活。

在改良押花技艺,推广非遗理念的同时,傅庆军注重押花艺术创作后备人才的培养。至今为止,她培养出的传承人将近百名,其中既有专业设计师,也有操作员。傅庆军也一直关注非遗在社会公益领域的应用:“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残疾人士有一技傍身,更能体现他们的社会价值。”

学员制作的押花画。南方日报记者 李细华 摄

今年春节前夕,她在花市摊位增加了残疾人现场创作的空间,以押花技艺为市民制作“福”字。“我们的做法比较简单:先让残疾人按照‘福’字的外框,把花材黏贴上去,再将‘福’字裁剪下来,黏贴到卡纸上。”傅庆军表示,残疾人毕竟受到身心条件的限制,无法从事太复杂的手工,因此不会要求他们完成过于个性化的作品。活动现场得到不少市民群众的支持。

“但花市毕竟只有一年一度,我们希望能接到更多适合残疾人的订单,开发适合残疾人的就业岗位。”傅庆军坦言,残疾人作品的产量和效率都比较低,投入批量化生产并不容易。这次培训课程也是一次摸底,以了解哪些工作最适合残疾人去做。而对于优秀的作品,工作人员都会付给学员工钱,学员们看到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都显得十分开心。

中凯教育的负责人表示,残疾人非遗培训活动将会持续举行,也会挑选这次押花培训学员中的优生,让他们指导更多的新人加盟。

【记者】 杨逸 实习生 邓昊 通讯员 冯瑜 

【摄影 】李细华

【校对】吴荆子

编辑 胡素青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