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古仔!起源嵩山少林的白眉拳,是怎么成为里水名片的呢?

梦里水乡
+ 订阅

威猛白眉拳,低调走江湖。

△黄楚豪与黄裕兴、李静对拆白眉拳。

在佛山南海里水镇北沙村就有这样一个白眉拳的分支,他们在这地方低调授徒,并不追求桃李满天下。或许这样的收徒,无法帮助白眉拳回复昔日的辉煌,但是他们并不介意,因为他们看中的是将白眉拳的套路原原本本地传承下去。

△黄裕兴是白眉拳第八代传人黄国建的侄女,已经跟随伯父习武多年。

△每逢节假日,黄裕兴就会从学校回到北沙白眉武馆和师兄弟一齐切磋练习。

△乘着武术进校园的契机,麻奢小学与北沙武馆联合成立“象林武术队”,两位师傅编制的一套“白眉十字拳”。

白眉派拳术相传发祥于河南省嵩山少林寺,开宗于四川峨眉山,祖师是明末清初僧人“白眉上人”此派武功一向流传于寺庙内,未有外传。

△陈宗良纪念馆(云浮白眉武术馆)就在旧馆址对面,入门后可见里面正中存有陈宗良师傅的石刻肖像。

白眉上人传广慧禅师,再传竺法云禅师,至上世纪初才由僧人竺法云在广州光孝寺传给俗家弟子张礼泉。从此这派武功便在广东流传出去。

△云浮旧武馆设在内街的一间小房屋里,青石盖瓦,杂草生长,设施简陋,已经是年久失修状了。图为关广洪师傅正在旧武馆授徒。

白眉拳在广州、佛山等地传播逾半个世纪,根据传入者和所学者理解,多有变化,名称各异。白眉拳西江支系有张礼泉传给曾惠博传给陈君侠再传给陈宗良传佛山市南海里水黄新建、黄国建俩兄弟。

△文革期间,白眉拳的发展曾一度受到打压,众多白眉拳传人也因出身问题深居简出,其传播基本处于松散状态。

里水白眉拳主要传承了十字拳、石狮拳、四门拳、三门拳、地煞拳、九步推、十八桥和猛虎出林等。器械有游龙棍、梅花单刀、双刀、旋风大刀、白龙抢、两仪棍、大扒等。

在保护方面,过去几年,里水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把北沙武馆作为白眉拳传习所,通过进机关、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等“五进”活动,提高群众的参与热情。还借助图书馆、公园等公共文化场所,举办富有特色的武术展演、论坛、讲座等,广泛宣传白眉拳的发展历史和传承情况。目前,白眉拳已经成为里水乃至佛山地区的一个武术品牌。

在里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照片的形式记录下身边那些“感动心灵的瞬间,诠释人性的光辉”的精彩画面,让凡人善举、让古老行当、让灿烂笑容、让老街故事、让里水人心中的记忆永恒定格,让公益理念发扬光大。

资料来源|文化里水

图片|陈绍桓、黄湛权、何德源

编辑 肖霞 王虹丹
加载全文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