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适宜稻虾综合种养的农田超500万亩,产值超125亿元,小龙虾养殖前景远超想象

农财宝典
+ 订阅

文 | 农财宝典-新渔网记者 莫景文

图 | 农财宝典-新渔网记者 孙旭东

7月30日,在2017届中国小龙虾产业大会上,安徽省农委渔业局局长陈静宏在致欢迎辞中指出,作为全国五大小龙虾主产省之一的安徽,2016年养殖面积80.6万亩,产量11.78万吨,小龙虾养殖面积和产量分居全国第三、第二位。同时由于小龙虾产业巨大的发展潜力,通过品牌化战略,消费需求将进一步扩大,以此为契机未来安徽将力争打造500万亩稻渔综合种养,创造渔业产值125亿元以上。

小龙虾第二大省全线发力,500万亩农田有挖掘潜力

“2017全省小龙虾养殖总面积95万亩,其中稻虾综合种养面积85万亩,虾蟹混养面积8.4万亩,池塘养殖2万亩;已创建百亩示范点862个、千亩示范区117个、万亩示范片12个。”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蒋军在作《安徽小龙虾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报告中指出。

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蒋军

另外,今年安徽省小龙虾产业发展呈现出七大亮点:一是虾苗销售成为今年的亮点;二是虾苗、成虾、库虾价格均高于往年;三是稻虾米和龙虾品牌受到重视;四是稻渔综合种养政策创设取得突破;五是小龙虾加工内贸外贸并重;六是专业批发市场形成;七是以餐饮为主题的节庆增多。

“预计2017年安徽省小龙虾养殖产量15万吨,但产量和养殖面积仅占全国的10%。”蒋军介绍说,安徽省每年有不低于500万亩的低湖田、冷浸田和冬闲田适宜稻虾综合种养,在水产养殖转方式调结构的背景下,湖泊、沟渠生态养殖有望进一步发展,部分养殖池塘也有望调整为小龙虾养殖。蒋军在展望安徽小龙虾发展前景时表示,“未来安徽将发展500万亩新型稻渔综合种养,每年可新增优质水产品25万吨以上,新增渔业产值125亿元以上。”

旺季日均消费达80吨以上,需求市场保障养殖端发展

据了解,目前安徽省全椒县、宿松县、霍邱县、长丰县、天长市的小龙虾产量已经进入全国产区的前30。合肥也早在2007年就被中国渔业协会授予“中国淡水龙虾之都”,2014年,“合肥龙虾”被国家工商总局正式认定为原产地证明商标。

《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二季度,全国小龙虾专营店总量达17670家,是肯德基中国门店数量的三倍。而合肥小龙虾年消费量更是在万吨以上,旺季日均消费达80吨以上。有如此好的消费市场作依托,安徽发展小龙虾养殖自然有底气。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

“小龙虾消费需求得以持续扩容,主要基于小龙虾消费者的忠诚度高,消费群体以80后、90后为主,他们有独立的消费意识。”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致开幕辞中指出,小龙虾消费持续火爆,以致小龙虾企业在长江中小游遍地开花,产业产值达到千亿以上。虽然小龙虾企业众多,但知名品牌不多,而能否打造出优秀的农产品品牌,对拉动养殖端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行业仍需要继续大力打造并维护小龙虾品牌。

打造小龙虾农产品品牌,养殖前景远超想象

对此,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研究员杨巧佳提出,“要通过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来打造小龙虾品牌。”杨巧佳指出,区域公用品牌的创建模式有单产业突破、全产业整合、全资源融合三种。她以象山梭子蟹为例,讲解了如何通过挖掘产品自身优势,塑造品牌形象,开展品牌传播等措施来实现单产业突破,从而实现品牌战略与价值再造,进一步带动养殖业快速健康发展。

此外,当天其他报告嘉宾还分别从小龙虾的苗种繁育、高效养殖模式推广、风味即食产品开发、餐饮的战略思考及水产电商发展等角度分析小龙虾未来养殖前景。作为一个产值已超千亿的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而眼下小龙虾在种业体系、养殖技术、疫病风险、加工流通、产业引导方面仍面临问题,所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养殖小龙虾值得所有水产从业者报以期待。

加载全文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