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天说粤|大暑时节,广东人这款必备甜品你吃了吗?

谈天说粤
+ 订阅
00:00

2017年7月22日23:15:18,农历六月二十九,太阳达到黄经120°,我们在夜里迎来大暑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

大暑时节,华南地区虽然高温频繁出现,但是雨水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雷阵雨最多的季节。

有谚云:“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意谓在夏天午后,闪电如果出现在东方,雨不会下到这里,若闪电在西方,则雨势很快就会到来,要想躲避都来不及。

今年大暑这天,广东的朋友们要随身带着雨伞了!

22日,粤东和珠江三角洲中南部市县有大雨到暴雨,粤西多云为主有(雷)阵雨局部大雨,其余市县多云有雷阵雨局部大雨。最高气温:粤北、粤西和珠三角的北部市县34℃~36℃,其余市县28℃~30℃。

古人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医学指导】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经典科主任颜芳

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故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痹证等阳虚证,是最佳的治疗时机。

有上述慢性病的朋友,在夏季养生中尤其应该细心调养,重点防治。以慢性支气管炎为例,可内服外用并举,具体方法:

内服温肾壮阳的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等,每日二次,每次一丸,连服一个月。

外敷药可选用白芥子20克、元胡15克、细辛12克、甘遂10克,同研细末,用姜汁调糊,分成六份,每次取一份摊在直径约5厘米的油纸或塑料薄膜上,贴在后背的肺俞、心俞、膈俞穴上或贴在双侧的肺俞、百劳、膏肓穴上,用胶布固定。一般贴4—6小时,如有灼痛感可提前取下,局部微痒或有温热舒适感可多贴几小时。

需注意的是,每个伏天(夏季三个伏天)贴一次,每年三次,连续贴三年,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降低机体的过敏状态。这种内、外结合的治疗可以有效地根除或缓解症状。

大暑前后温度相对较高,加之南方的天气往往闷热、潮湿,人体感觉不舒服,即使大汗淋漓也解不了困热,反而更容易中暑。白居易的《夏日闲放》中言“时暑不出门,亦无宾客至。”正是说明大暑养生首先要避开在闷热天气下的过度劳动,尽量少出门、少活动。

在盛夏高温中健身要避免体力消耗过大的运动项目,如快跑、器械运动等。为了让体内的湿气散发出来,尽量在冬病夏治

温度较低的时候进行散步等强度适中的运动。

烧仙草

广东有大暑吃仙草的习俗。粤东南地区就流传着一句谚语: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

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本身也可入药。民谚: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烧仙草是台湾著名的小吃之一,有冷、热两种吃法。

烧仙草的外观和口味均类似粤港澳地区流行的另一种小吃龟苓膏,也同样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但这款食品孕妇忌吃。

荷叶饭

大暑时节,在珠三角等靠近江河湖泊的地区,人们喜欢用荷叶制作各种吃食。东莞是珠三角地区有名的鱼米之乡,因盛产荷叶和优质的丝苗白米,故以荷叶饭为特色之食。

明末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记曰:“东莞以香粳杂鱼肉诸味,包荷叶蒸之,表里香透,名曰荷包饭。”现代的荷叶饭以鲜虾、鸡肉、瑶柱、蟹肉、冬菇、咸蛋黄等作为馅料,配以颗粒分明的软糯米饭,再加上荷叶带来的清香,使其成为了广东各茶楼酒家著名的点心食谱之一。

夏吃姜

中医认为“天生万物以养民”。大暑期间,老百姓应该多吃丝瓜、西兰花、茄子等应季蔬菜。大暑天气酷热,出汗多,脾胃活动相对较差。这时人会感觉比较累和食欲不振。

而淮山有补脾健胃,益气补肾作用。多吃淮山一类益气养阴的食品,可以促进消化,改善腰膝酸软,使人感到精力旺盛。俗语说“冬吃萝卜夏吃姜”。

吃姜有助于驱除体内寒气,大家可以尝试一下子姜炒牛肉、子姜炒木耳等菜式。但吃姜的时间也有讲究,最好不要在晚上吃。

大暑时节,很多时令水果上市,广东很多地方的特产值得一尝。

每年六七月,是品尝李子的最佳季节。中医认为李子有生津、养肝、清热、利尿的功效。孙思邈说“肝病宜食之。”李子里面含有丰富的糖分,具有缓泻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便秘。而其中所含的矿物质吃了有净血与造血的作用,可以强化肝脏和肾脏功能,可以治疗高血压与生理不顺。

三华李,别名大蜜李、鸡麻李、山华李,是广东地区最誉盛名的名优、特色水果之一,翁源县三华镇是三华李的发源地,为果质最优之地。有史料记载,三华李种植时间是明朝的嘉靖年间,故三华李有史料记载的种植历史已有近五百年。《辞海》和《中国特名产辞海》均有记载,三华李为翁源原产地。

步入七月,各个水果摊头摆放最多的无疑是各种桃类。桃有补益气血,养阴生津的作用,可用大病之后,气血虚亏,面黄肌瘦,心悸气短者;桃的含铁量较高,是缺铁性贫血病人的理想辅助食物。

盛夏7月,正是翁源九仙桃成熟季节,累累果实垂枝头,红绿相间甚诱人。在江尾镇九仙村,一批批外地游客“闻香而来”,到果园采摘九仙桃。翁源县县志记录,九仙桃从明朝嘉靖年间开始种植,至今有近五百年的栽培历史,具有果大、核小、肉厚、含糖量高等特点。

黄皮具有开胃、消食、解油腻、松弛肌肉紧张、化解咳嗽、化痰平喘、预防感冒等功能,对人体血液、中枢神经、免疫系统等都很有益。

大暑时节吃黄皮,可以将果肉、果皮和果核一起放在嘴里嚼碎,连渣带汁一并吞下,味道虽有点苦,但可以起到降火强心的作用。夏季户外活动时如果感到口渴或头晕不适,不妨嚼几个黄皮,不但生津止渴,而且可以有效预防中暑。

云浮市郁南无核黄皮,以其无核、果大、肉厚、多汁、色鲜、味美、无渣、甜酸适中、果皮薄、果肉黄白色、肉质结实嫩滑的特点而闻名,是中国数十种黄皮品种中的珍品之一。1964年被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专家确认属广东省优稀水果之一。

【记者】严慧芳

【署名图片】影子

【通讯员】宋莉萍

【校对】冯志坚

编辑 杨小妍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