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高明美丽乡村·榴村陆家】
在距离高明中心城区西北15公里的飞鹅山脚下,坐落着一条完整保存着明清时期古旧鑊耳屋的古村落——榴村陆家。
陆氏大宗祠、古门楼、炮楼遗址、鹅湖小景、名人馆......榴村陆家就像一卷古书,毫不张扬,却又散发着阵阵书香,静静地舒展在青山绿水间。
明清建筑风韵犹存
榴村陆家坐北向南,背后是飞鹅山,前面是鹅湖,清清西安河环村而过,拥有“背山面水,玉带环腰”的格局。
榴村陆家整个村子呈棋盘式布局,一条蛮石巷道横跨全村,靠山的一侧排着十三条巷子,自古便有“十三里”之称。
每条小巷本都建有前后两座门楼,如今保存有八条古巷、七座前门楼、两座后门楼,其中前门楼名字分别为望润里、興仁里、丛庆里、锺靈坊、中華里、毓賢里、仁厚里、五福里。
榴
村
经济飞速发展,但在这里,榴村陆家犹如被时代无意间遗落下来的一幅历史画卷。漫步在村道当中,感觉世界是如此的安静。
踏在光滑的花岗岩路面上,抚摸着古老而又别具特色的墙砖,仿佛能够穿越到数百年前。
纯朴的村民,洁净的村道,这里的一切都能让人感受到朴实的“美”。
鹅湖世泽,锦石家风
村中古色古香的建筑让人陶醉,但榴村陆家最为人称道的,仍然是陆家人无人不晓的八字祖训——鹅湖世泽,锦石家风。
秉承“鹅湖世泽,锦石家风”的祖训,陆家在6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不少名气之人。陆光裕、陆本仁、陆炳然……这些都是榴村显赫有名的举人进士。据《榴村陆氏族谱》和榴村《君佐房家谱》记载,明清两代进士、举人和岁贡等功名者40多人。
每当榴村人考取功名,名成利就后,都不忘饮水思源,回乡建设榴村。于是乎,象征读书做官、官运亨通,形似官帽的镬耳屋便随着榴村名人辈出而如雨后春笋般建起。据介绍,榴村陆家现存明清时期的镬耳屋有22间之多。
一条小村,名人辈出,这与陆氏族人崇文守信、诗礼传家的风气也不无关系。在陆氏大宗祠门口对开的广场边上,左右各一排旗杆夹石。
旗杆夹石,是古时为表彰考取贡生、举人、进士等功名之族人,于祠堂竖立旗杆,以此光宗耀祖。官阶越显赫,旗杆夹越宽大,旗杆越粗长,先人辉煌,铭记永存的同时,亦树立榜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榴村人奋发图强。
此外,在榴村还有一处地方鼓励着榴村人考取功名,出人头地。在榴村中央,有一口古井,挖于建村之时,迄今已六百多年历史。如今水清澈甘洌,仍可食用。
井口用麻山石砌成,上圆下方,井宽54厘米,深10米。这口古井,有着一个别样的名字——“进士井”。
据介绍,“进士井”在开村之始时原名“石榴花坑井”,为纪念先祖改名为“进士井”,相传陆家子弟赴京赶考前必带该井水,能获得祖先庇佑,考取功名。
多少榴村人饮着井水寒窗苦读,又多少学子带着家乡井水上京赴考,正是有着这样浓厚的求学氛围,榴村人饮水思源、不忘祖恩,历史上人才辈出。
百年古村重焕生机
凭借着600余年的历史和极具广府韵味的明清风格古建筑群落,2012年,榴村陆家被评为高明区十大古建筑群。2015年入选佛山十三古村落之一、佛山市十大最美乡村。与此同时,恰逢佛山推行特色古村落宜居示范与升级活化工作,历史悠久的榴村又再焕发了新的生机。
这座耸立于村中的陆氏大宗祠始建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十二月,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2015年,村民捐资修葺,修旧如旧,如今,每当村民有婚宴添丁喜事,都会召集村民,一同聚于宗祠庆贺,认祖归宗。
陆氏大宗祠上精美的浮雕
清晰的道路指引、崭新宽阔的停车场、还有通俗易懂的建筑典故介绍……这一切活化的措施,让游客更容易读懂榴村这一厚重的文化书卷。
姻缘树
炮楼遗址
村前的池塘已“变身”为飘香的荷塘
除了建筑修旧如旧外,村中还增设村史文化馆,村史介绍、家风家训展示、风土人情文化介绍等,让榴村陆家人勤俭、孝悌、诗礼、重诺、进取的精神继续传承。
未来,榴村陆家还将抓住美丽乡村建设这一契机,有效整合自身的地理优势、历史人文、古旧建筑等自然资源,把榴村打造成为一个优质的旅游项目,让更多人了解陆家族人兼具岭南传统和自身特色的“鹅湖世泽,锦石家风”祖训传承,真切感受到榴村陆家的古朴典雅。
【附路线攻略】
公交:乘坐524路公交车到“石潭牌坊”站下,往里步行1700米即可到达。
自驾:导航“高明榴村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