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深夜食堂】文明路糖水一条街,吃嘴里是甜,在心里是情

咩事
+ 订阅

南都《广州深夜食堂》第一季,我们吃过生猛海鲜、去过最多俊男美女的琶醍、尝过网红小龙虾。

来到第四集,老板!该上甜品了!

在广州,最早且最地道的甜品,叫“糖水”。

糖水,被爱吃的广州人称为“下半场”——晚饭或者宵夜后一道甜品。老广有“上床甜、落床粥”的俗语:形容广州人习惯睡前吃糖水,早餐要喝粥。

广州糖水边度掂?老广带去文明路!

“糖水炖品一条街”文明路,百花、玫瑰和明记三家糖水铺,撑起美食一片天。在食客和老板口中,文明路的糖水不仅甜蜜蜜,还有道不尽的人情味。

在德政中路长到的市民Annie时常听妈妈说起当年吃糖水的趣事。

奶奶家就住在百花甜品背后的定安里,两三岁的时候,妈妈晚饭后散步总爱吃碗糖水,跟我说回家不要告诉奶奶。

结果我一到家就跟奶奶说‘妈妈吃糖水了,但我没得吃’。我妈哭笑不得。”

百花甜品

春夏秋冬,坚守30个寒暑

1986年开业的百花甜品,是文明路上第一家糖水铺。百花所在的文明路210号骑楼,曾经一楼开档二楼住人,下过乡、北漂过的何桂传将开糖水铺形容为“一家人揾餐食”。

80年代初的广州,北京路、西湖路是个体户“灯光夜市”,也是广州人最早“行夜街”的地方。 和北京路相连的文明路自然形成了平民化的宵夜特色。

最初百花的糖水只有五款,绿豆糖水、红豆沙、芝麻糊、眉豆花生糖水和汤圆,“最传统的绿豆糖水会加米煲烂,后来才改为加海带。”何桂传说。

30年来,百花形成了“春夏秋冬”糖水系列,每个季节有三款推介的糖水,如夏三宝包括绿豆薏米、雪耳糖水、椰汁西米。

吃甜品都要分季节时令这么讲究,墙都不扶我只服广州糖水。

玫瑰甜品有性格仲好有人情味

玫瑰跟百花只隔了4个铺面,装修风格更考究,酸枝台椅、琉璃灯,和墙上的梅兰菊竹刺绣,无不透着与文明路骑楼同样的清末民初气息。

玫瑰甜品开业至今28年,当家“花旦”杏仁豆腐也卖了28年。杏仁豆腐并不是真的豆腐,而是用杏仁磨成汁再凝结成膏状,口感类似布丁。

听说当年蔡澜来帮衬,想吃“豆腐”还吃不到。大热天蔡澜本来想点杏仁豆腐,老细毫不留情地说“卖完了”。

邻桌的“肥妹仔”捧着碗得意地说:“蔡生,你的豆腐在我这里啊!”蔡澜只能改吃凉粉。

这么“有性格”的玫瑰老细姓苏,60出头,留着很潮的中长发型,乐了眼睛弯成一条线。

苏老细自带“人脸识别”,你帮衬过一两次,再来老细就会招呼你“埋边有位,又食红豆沙啊?”“今日唔带囡囡嚟嘅?”

另外两家糖水铺都是在固定收银台下单付款,唯独玫瑰是客人先坐下,老板亲自过来落单、收钱。这让老板和顾客有很多机会“倾偈”。

老细形象深入人心,也被本土插画家“麦葵夫妇”画进插画。

麦葵夫妇也是玫瑰忠实粉丝,“我们拍拖的时候经常去玫瑰吃糖水”,老细“好好倾”,有性格又有人情味。

明记甜品你的名字,我的姓氏

文明路上最“年轻”的甜品店,是1999年开业的明记。明记老板张明说,甜品店是太太辛苦打理的,店名“明记”是用太太的名字命名的,尽管他的名字也有个“明”字,足以显示他对太太对深情和支持。

2000年后,香港满记、百搭果等品牌传入广州,带起了吃港式甜品的潮流。杨枝甘露、糖不甩、芒椰奶西、西瓜冰等品种也出现在了明记的餐牌里。

“广式大多是热的,比如红豆沙、芝麻糊、姜撞奶,但港式是冻的多,以水果为搭配。”在积累了一定经验之后,明记的师傅研发了镇店之宝“芒果雪花冰”,绵滑的雪糕配上浓郁芒果味,收获了不少好评。

文明路上有段古:

糖水做出了名堂

文明路上越来越多美食聚集

达扬炖品、老西关濑粉、婆婆面

都是广州知名老字号小吃,

近几年还多了烧烤、小龙虾、生煎

文明路俨然成为市民和游客的美食天堂。

参与直播的法国美女Cindy表示

相对法式甜点,广州糖水没有那么甜

有不少水果更加健康。

不仅对广州地道糖水赞不绝口

她对文明路的骑楼街也很感兴趣。

文明路的一段骑楼是著名的南洋式骑楼

还有不少近现代历史遗址,

广府学宫、中共广东区委旧址、

中山图书馆、广州鲁迅纪念馆、

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旧址等。

穿梭复古的文明路骑楼下

吃一碗甜蜜蜜的广州糖水

是游客体验广州文化的指定动作。

即使近年糖水铺经营压力大

即使文明路上的食客也少了

但糖水铺老板们没离开文明路

他们依然坚守在文明路上

坚持做着地道的广州糖水。

熟客从小吃到大,很有感情,

万一有一天老板们不坚守,

老店消失了,

陪伴我们成长的味道的记忆也失去了。

广州深夜食堂融媒体报道

策划:刘丽君 潘劲松 陈实 李扬琳 徐艳 李陵玻

统筹:任磊斌 陈伟斌 赵安然 卫志凌 江英

采写:南都记者 赵安然 吴广宇

摄影:南都记者 陈伟斌 黎湛均 高永佳 实习生 王凯 陈海学

本文为南方都市报见报内容,版权归南方都市报社所有。欢迎转发分享给朋友。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如需获得转载授权,请联系南方都市报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