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万!亿!广东21个地市都涉及!我们的生活未来会变成这样……

粤港澳大湾区
+ 订阅

今天南方+给大家带来一则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广东又将掀起一波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潮啦!

就在昨天(7月11日),省政府公布了《广东省推进基础设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实施方案》里透露了不少亮点,比如未来三年要建11个高铁项目、实现市市通高铁,还有广州白云机场和深圳机场扩建、新建珠三角新干线机场和广州第二机场等,机场服务覆盖到县一级,真是干货满满,南方+内心激动无比!

但你以为这就是全部吗?

当然不是!所谓内行看门道,南方+这就为您捋一捋,挖挖这文件里真正有含金量的“料”都在哪。

戴嘉信 摄

一、并非升级版“交通大会战”那么简单,将有更多“大动作”

说起基础设施建设,很多人都会想起这几年来广东开展得轰轰烈烈的“交通大会战”。

那基础设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升级版的“交通大会战”?其实不是,这里面大有文章。

首先我们看一看,哪些项目算基础设施,就是传说中的“铁公机”?就是搭搭桥修修路?不不,《实施方案》明确了,基础设施重大项目一共分十类,既有传统认识上的公路、铁路、机场、港航,也有跟大家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能源、水利、城建、环保,甚至还包括了信息基础设施、科技基础设施。这些,都是下一步广东将重点推进的、对全省或区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重大项目。

按《实施方案》透露的讯息,“十三五”期间,广东将重点推进这十大类基础设施重大项目543项,总投资约4.8万亿元。其中,2017-2020年投资约2.5万亿元,建成投产一批重大项目,使我省基础设施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到2020年,广东将形成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机场、港口、核电、城市轨道等面向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供给能力,补齐粤东西北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率、移动宽带普及率等供给短板,基本建成较高质量和效率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供给体系。

制图:丁薇薇

其次,为何文件会在这时出台?

还记得今年一开年,省委、省政府就召开了全省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工作会议,动员部署全省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全力以赴打好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大会战么?

随后,广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建设面向未来的现代化基础设施,要加快建设覆盖全省、通达全国、连通世界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而在前不久,7月1日在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见证下,《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在香港签署。七大合作重点领域中,第一条就是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强化内地与港澳交通联系,构建高效便捷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当前,广东正大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大湾区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世界级经济区,那么必然需要带动大湾区其他城市共建世界级港口群和空港群,优化高速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布局,推进区域重点项目建设,打造便捷区域内交通圈。

新华社 韩岩 摄

二、给出新招解决基础设施建设中遇到的常见问题

广东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这么多年,这次文件有什么新招吗?还真有。

一般来说,基础设施建设最怕什么?

一怕项目供给不平衡。好赚钱的项目大家抢着投,不赚钱的没人投。而这次,《实施方案》按照项目性质,将基础设施项目分为经营性、准经营性、非经营性三类,精准施策。

经营性项目,要充分发挥市场决定作用。2017-2020年,对具有收费经营条件,并且经营收费能够覆盖投资成本的经营性项目投资约10700亿元,共195项。此类项目以社会资本投资为主,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政府规范市场秩序,对市场环境较好的项目向社会让利,营造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投资环境。

准经营性项目,要积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2017-2020年,对经营收费不足以覆盖投资成本、仅靠市场难以达到供求平衡、需政府补贴部分资金或资源的准经营性项目投资约9600亿元,共233项。此类项目作为深入推进基础设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重点,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设立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非经营性项目,要更好发挥政府主导作用。2017-2020年,对缺乏“使用者付费”基础、主要依靠“政府付费”回收投资成本的非经营性项目投资约4400亿元,共115项。此类项目由政府兜底,按项目隶属关系纳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坚决履行提供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义务。

说白了,经营性项目以社会资本投资为主,非经营性项目由政府兜底,准经营性项目就是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解决。

王昌辉 摄

二怕项目建设没钱。没有资金“活水”,项目建设寸步难行。于是,资金供给来了。

由政府资金引导社会资本组建广东省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基金规模不低于5000亿元,首期关账规模不低于2000亿元。社会资本资金成本低于银行五年期及以上贷款基准利率,按出资人报价从低择优遴选。同时,鼓励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创新基础设施金融产品,引导基础设施运营商对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高速公路、公共交通等领域实行特许经营,具有稳定现金流的项目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形成“建设—投资—变现—再投资”的良性循环。 另外还要打造省属国有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积极探索组建专业化金融服务机构。

三怕项目推进慢。项目审批“万里长征图”,就问你怕不怕?

制度供给的重要性就在这。最大限度下放审批权限、精简项目审批核准事项、实行并联审批、加快用地报批进度、改进用海报批程序等。特别是要推动基础设施项目审批流程再造,推进项目审批“互联网+政务服务”,依托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实行并联审批。

三大问题,对症下药。通过项目供给、资金供给和制度供给“三大供给”,聚焦补短板、增后劲,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增强基础设施供给能力、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率,为全省经济行稳致远夯实基础。

三、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能给咱百姓带来哪些具体好处?

基础设施建设高潮即将到来,对你我又有什么利好?目前珠三角各市都在积极利用大湾区机遇,那如何借助基础设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地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制图:丁薇薇

南方+不禁想起一句俗语:道路通,百业兴。

当前,我省高速公路密度为4.27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珠三角高速公路网密度为7.49公里/百平方公里,但粤东西北地区高速公路密度仅为2.86公里/百平方公里,相当于全国28个省区的第15位,在出省通道方面,粤东地区仅1条,粤西地区的茂名市仅1条,云浮和湛江市各2条,粤北地区的河源和梅州市分别2条和3条。

按计划,2017-2020年建设深中通道、武深高速仁化至博罗段、玉林(省界)至湛江高速、汕湛高速惠州至云浮段等高速公路项目92项,基本建成国家高速公路粤境段,省内干线全部贯通,实现与各陆路相邻省(区)间拥有5条以上高速公路通道,与港澳间拥有6条高速公路通道,珠三角核心区通往粤东有3条高速公路通道、通往粤西有6条高速公路通道、通往粤北有9条高速公路通道,通车总里程达到11000公里,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还有高速铁路。7月5日刚动工兴建的广汕铁路,着实让粤东人民兴奋了一把。按照计划,2017-2020年除了广州经汕尾至汕头之外,还要建设深圳至茂名、赣州至深圳等高速铁路项目11项,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2000公里,实现市市通高速铁路,与周边陆路相邻省份均通达高铁。

同时还要建设广佛环线、穗莞深、新塘经白云机场至广州北等珠三角城际铁路项目22项,启动粤东城际铁路规划建设,基本形成以广州为核心,纵贯南北、沟通东西两岸的珠三角城际铁路主骨架,实现珠三角主要城市间1小时互通

机场方面,珠三角9市共有广州、深圳、珠海、惠州、佛山等5个机场,服务人口约6000万人,而粤东西北12市只有揭阳、湛江和梅县等3个机场,服务人口约5000万人。计划2017-2020年,建设广州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深圳机场扩建工程、湛江机场迁建工程、惠州机场改造工程、珠三角新干线机场、揭阳潮汕机场改扩建工程、广州第二机场等项目16项,形成“5+4”骨干机场格局,机场服务基本覆盖全省县级行政单元。与国内、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主要城市形成“4小时航空圈”,与全球主要城市间实现12小时通达。

鲁力 摄

信息方面,上网快不快、无线宽带Wifi覆盖多不多、家里数字电视高清不,这些统统算信息基础设施。计划2017-2020年建设4G/5G移动通信网络、高速传输光纤网络、移动通信站、新型数据中心等项目16项,全省固定宽带普及率达到45%以上,珠三角宽带网络基础设施水平要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此外,还有各种高大上的科技项目。中国(东莞)散裂中子源、中微子二期实验室(江门)、中国科学院(惠州)加速器驱动嬗变系统装置和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等18项,打造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构建协同高效、开发共享的珠三角大科学网络。

写到这里,南方+突然觉得生在大广东是如此的幸运。以上提及的改革点几乎都直戳痛点,给出的改革方案可操性强又极具人性化,并且涵盖范围广,大到国家,小到百姓生活面面俱到,简直忍不住狂点10086个赞,期待我大广东在未来的日子里“飞”得更高!

◆链接

戳这儿!了解《广东省推进基础设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全文

【策划】谢思佳 罗彦军

【统筹】吴哲 王勇幸

【撰文】吴哲 子衿 实习生 王天遥

【摄影】戴嘉信 韩岩 王昌辉

【校对】华成民

编辑 梁莹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