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那么火,你还会被假币坑吗?银行妹子告诉你

南方+ 记者

随着移动支付覆盖面越来越广,现金似乎离生活渐行渐远,在生活中的支付场景,不少市民都会问一句:“可以扫一扫付款吗?”不过,久违地使用了现金却收到假币找零,让人猝不及防。

小面额假币暗渡陈仓

近日,广州市民彭小姐在打车前往火车站时,主动提出用微信扫码付款,但被司机告知不支持微信付款。由于当时要赶火车,她用一百元现金结清了车费,匆匆拿着七十多元找零和发票下了车。

“过了一段时间,我再打车的时候才用到上次找零的现金,出租车司机告诉我其中一张50元的纸币‘假得也太明显了’,我才发现收到了假币。”彭小姐哭笑不得。

南方+记者了解到,类似的事件在生活中频频发生,出租车是假币的高发区。网友素素称:“我上回打车,45元只有5元是真的,4个10元都是打印纸。”另一位网友的遭遇则更悲惨:“家里有一张50,两张5元(假币)!关键是自己没发现,还被超市收银员狠狠鄙视了。”

其实,对比网友手中收到的假币和真钞,小面额假币往往粗制滥造,无论是手感还是外观都和真钞差别明显。在“中招”的案例中,原因一般是赶时间没有来得及辨别真伪,或是太久不使用现金而掉以轻心。

业内人士提醒,市民在收到假币后,应该及时上交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可以报案,给警方提供线索、协助警方处理,防止假币继续危害社会。收到假币后,切记不要存在侥幸心理把假币花出去来”转移损失“!因为故意使用假币是一种违法行为,当超过一定数额还会构成刑事犯罪。

真假纸币差别大

近年来,市民对大额假币的警惕性有所提高,但小面额的5至20元假币更容易钻空子。在“无现金社会”的大潮下,仍然应该对假币留个心眼。为此,记者向银行专业人士请教假币的鉴别技巧。

招商银行广州网点现金柜员小翁告诉南方+记者,目前市面上流通的假币主要有两种:伪造币和变造币。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制造的假币与真币总有一定的差别。首先,真币使用的是专门纸张,假币是普通民用纸张,在手感上有明显区别。

其次,假币的雕刻凹版印刷图案颜色不正、缺乏层次、明显过渡不自然,特别是人像目光无神,发丝模糊,图案没有凹凸感。此外,大部分假币没有实物安全线,一种是假的条状安全线,一种是印刷上去的,没有磁性。而仔细对比阴阳互补对印图案、固定人像、花卉水印等细节,假币大多都会露出马脚。

鉴别假币手感最重要

对于纸币的真伪鉴别,行业内有四个诀窍:一看、二摸、三听、四测。如果在夜晚搭乘出租车,灯光较暗的环境下,鉴别真伪最关键靠“摸”。人民币由专用的抄造设备抄制纸张,普通纸张比人民币纸质表面更加光滑;真币使用雕刻凹版印刷,而假币(尤其是小面额假币)往往是平纸一张。

“摸一摸人民币上的人像,真币的发丝和衣领都有明显凹凸感。如果钱的手感摸起来和纸差不多,或者特别光滑,那一定是假的。”小翁说。此外,对于有粘贴折痕和水洗痕迹的人民币也要留心,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将半张真币和半张假币拼接在一起来造假,还有的在造假过程中经过水洗做旧处理,当市民感觉到手感异常时以“洗过手感有变化”作为借口。

除了手感以外,还可以用眼睛仔细观察票面的外观颜色、图案、花纹、水印、安全线等外观情况。通过抖动使钞票发出声响,人民币纸张具有挺括、耐折、不易撕裂的特点,手持钞票用力抖动、手指轻弹或两手一张一弛轻轻对称拉动,能听到清脆响亮的声音;假币纸质绵软无挺度,在抖动或弹击时声音较为沉闷。

【记者】唐子湉

【校对】梁永忠

编辑 许智敏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