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香港做大生意当公爵走上人生巅峰?深圳破获亮碧思传销案

南方+ 记者

7月10日,福田警方召开新闻发布会称,近日,其侦破香港亮碧思公司在内地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案,现已批准逮捕25人,其中深圳头目之一“大冬”(化名)落网。这是福田警方今年破获的首宗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件。

图为传销活动现场

震惊:多人赴港考察被骗巨额会费

今年3月4日,姜女士等人到福田派出所报案称,一名叫“大冬”的深圳男子以参加香港亮碧思活动为由,骗取了多人财产。随后,多宗警情皆指向亮碧思,不少牵涉“大冬”。

办案民警介绍,受害人大多经亲友诱惑,被骗称前往香港考察进出口生意或从事代购。

“亮碧思在香港合法注册了公司,使用豪车接送考察者赴港”,警方介绍,这很容易让人产生错觉,认为做这个生意很赚钱。

在港期间,亮碧思会宣传其奶粉、红酒、精油灯产品,并对受害人进行三四天销售课程的洗脑,并收取上万元费用,使其成为亮碧思的“经销商”。

图为传销活动现场

亮碧思将经销商逐级分为爵士、伯爵、准侯、侯爵、公爵、勋爵、尊爵等级别。新人都要有推荐人,并随推荐人进入相应团队,公爵相当于一个团队最高级别的直接管理者。

受害人在投入几千元成为“爵士”后,如不满足现状,需要再介绍5人入会晋升成“准侯”,每人会费5万元。

而警方发现,只有较少人是通过发展足够数量的会员而晋升的,大部分人是靠自己买几个“大单”得以晋升,为此不少受害者向亲友借钱,一次性投入几十万元,陷入资金窟窿。

套路:团伙联谊收集信息先宰亲友

接报后,福田警方经侦部门联合福田派出所成立专案组侦查取证,第一时间将“大冬”等12名犯罪嫌疑人陆续抓获,完善证词,固定证据,后又将“大冬”团伙的另外13人抓获,成功侦破了该案。

警方称,在大量报案人指认及缴获的大量书证物证面前,犯罪嫌疑人“大冬”等人最终如实供述了其参与亮碧思公司传销活动的过程,现已查明:香港亮碧思公司在内地以直销公司产品名义发展销售网络,并根据参加者投入资金金额和拉人头发展下线人数来决定在公司内的级别及获得该公司规定的返利、提成。

据悉,亮碧思拉人入伙采用ABP联谊、邀约模式。A是顾问、讲师,B是桥梁、中间人,P是客户、受害人。

在开始业务时,第一步就是与客户联谊。中间人将物色目标对准一些感情、事业、家庭受过挫折,或不甘于现状,希望快速致富的人。通过对其形象、气质进行改造后,中间人主动关心,让对方感受温暖和安全感,再收集对方的家庭、职业、理想等个人信息,随即开始下手。

不过,大多数人最初多从自己身边亲友入手,不会明说在销售亮碧思的产品,只是向亲友表示赴港考察生意(进出口贸易、新能源环保产品等)。在港期间,中间人开始了前述的“轮番精神轰炸”。

通过言行不断试探客户对课程的反应、评估被洗脑的程度后,中间人向讲师汇报,并由讲师针对具体反应情况作进一步洗脑安排。

据警方介绍,他们所谓的“上课”并未涉及产品,大多只是一些成功学的内容,而且对于客户提出的诸多疑虑,他们也准备好一套完善的说辞,随时应对,让不少客户最后下决心“投资”。

图为一些应对话语。

新状:名称不断更换试图内地洗白

这次落网的“大冬”(男,35岁,深圳户籍)为亮碧思深圳团队C组的领导,公爵级别。

据警方介绍,“大冬”此前在华强北经营电子元器件,2010年加入亮碧思,2013年开始带团队发展下线。与其他不同的是,“大冬”在香港注册了多家公司,并以在港所注册公司的名义发展。

多名受害人介绍,“大冬”看似衣着光鲜、事业有成,但警方查明,这是其为了拉人入伙刻意制造的假象。由于前期靠大量借钱加入亮碧思团队,“大冬”后期只能不断拉亲友入伙“拆东墙补西墙”。

图为发展下线资料。

警方称,加入亮碧思7年,“大冬”不仅没有发家致富,反而债台高筑,欠下200多万债务。

警方还透露,亮碧思在内地成为传销的代名词后,一直试图自我洗白。

据悉,亮碧思以其他名义组建了多个公司和团队,当有受害人赴港上课时,便由其他团队与之接触,而“亮碧思”只是他们从事贸易所销售的产品品牌。这些团队也一直在变更名称,其中包括SPN(又名BV、APEX)、明昇(又名Francine)、THY(又名诗贝朗)以及SGB。

图为发展下线资料。

其中,SPN是亮碧思最大的分公司团队,每年都会组织一场演唱会,通常都在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SPN之下又分出大大小小的多个分支团队,遍布内地各个省市,而比邻香港的深圳更是成为亮碧思传销网络的桥头堡,各种名号的团队星罗棋布。

从3月5日至今,该案涉案的25人全部被福田区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初步估算涉案金额高达2亿元。

编辑 李注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