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角湾古村落地处小坑镇上洞村委,始创于清初的邓姓客家古村落,至今较完整地保存着村落的古朴风貌。整村建筑布局呈弧形面西南分布,各建筑之间以鹅卵石铺砌的村道、巷道连接,村前是水田。村里较完整地保存有清乾隆到民国时期的建筑约20余栋(座),和保存了13块清嘉庆到光绪年间的牌匾,有褒奖牌、神牌、官仪堂牌三种类型,从这些牌匾的内容可以看出,曹角湾村出了不少清朝大员。走进曹角湾古村落,你就可以读到一个客家文化很典型的例子。一方面他是农耕的文化,另一方面他们去考科举,踏上仕途。
时间在悄悄流逝
秋实蜀黍仍然每周与你
相约在《秋实讲古》里
本期秋实蜀黍会给我们
讲讲曹角湾村的故事
担好凳仔,排排坐,听古仔.....
秋实蜀黍开讲啦~
曹角湾古村落地处小坑镇上洞村委,始创于清初的邓姓客家古村落,至今较完整地保存着村落的古朴风貌。整村建筑布局呈弧形面西南分布,各建筑之间以鹅卵石铺砌的村道、巷道连接,村前是水田。村里较完整地保存有清乾隆到民国时期的建筑约20余栋(座),和保存了13块清嘉庆到光绪年间的牌匾,有褒奖牌、神牌、官仪堂牌三种类型,从这些牌匾的内容可以看出,曹角湾村出了不少清朝大员。走进曹角湾古村落,你就可以读到一个客家文化很典型的例子。一方面他是农耕的文化,另一方面他们去考科举,踏上仕途。
美丽古村落。
曹角湾村是始创于清初的邓姓客家古村落,至今较完整地保存着村落的古檏风貌。邓姓家族民风淳檏,耕读传家,代有人材,至今传承的民俗文化和保存的部分牌匾可为佐证。
古围楼。
老屋。
曹角湾村距小坑镇(墟)约10公里,主要是邓姓家族。村落座落于山脚台地上,略呈弧形偏西南向分布,其村后倚靠之山岭当地称为背夫山,山势和缓,连绵逶迤;村前面对之山当地称河背岭,其山形偶有奔腾之状。村前即是一条小河,小河发源于小坑镇与始兴县交界处的龙头山,经横坑口进入小坑境内,在曹角湾的水口庙处急转弯向西南流入小坑水库,除雨季外,这条小河平时水量可能不大,但很清澈。小河在曹角湾这段又有诸多叫法,有叫牛角斜的、有叫乌龟岩的或庙门口、龙沟潭、灰湖角等等,这是曹角湾村民按照小河沿岸地形地貌一段一段区分,再一代一代沿袭下来的,如庙门口一段的叫法就是因为此处建有水口庙。
老墙。
曹角湾村距离韶州府城约50公里,在当时的山区交通条件下,除偶尔有小股山匪到来骚扰外,无疑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避难所和安乐园,邓姓族人一代一代在这过着丰足而又悠游的生活。
老农具。
曹角湾邓姓以耕读传家,又兼有尚武之风。自清初康熙年间开基以来,其间文人武将代有所出,见诸于《精华谱》、《曲江县志》及遗留有牌匾佐证比较有名气的有嘉庆22年贡生候选登仕佐郎邓天荣、道光5年举人官至教谕加知州衔的邓尚义、同治6年举人邓抡英(尚义子)、同治7年廪贡花县训道邓炳彪、光绪16年加振威将军邓荣成等。(待续)
本期的秋实讲古结束了
我们下期再见!
图/文:秋实
编辑:蓝洁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