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大家都不陌生
但大家能想象,
只用一根通草木,一把刀,
就能手工刨切出一张只有0.5毫米厚的纸?
这就带大家见证奇迹
这个过程叫刨切纸技艺,整个过程,撩草师傅只需要两个工具:通草刀(定制的约1公斤的长刀,特点是刀背很厚,刀锋很薄)以及用作档盘的红砖▼
用刀沿着通草木的外圈裁切,直至中心,那么小的一根中空,直径2厘米左右的通草木,经裁切,通草纸竟然能长达0.5-1米,纸的厚度能保持仅有0.5毫米,且厚度均匀,中间不断。
极其简单的工具,极不简单的技艺——能做到刨切中途不断,且纸张厚度为0.5毫米,得用心练习好多年。
这个技艺,其实是用来制作通草画——这项曾经兴盛百年、风行欧美的广府外销艺术。
近代,通草画技艺逐渐没落,这十余年来,经过广州市多方不懈的努力,这项技艺终于能首次公开举办两代传承人通草画成果的展览。
要知道,通草画虽然由广州兴起、制作,但传世作品几乎都在国外。主要收藏在西方的博物馆中,如大英图书馆、荷兰莱顿民俗博物馆、牛津大学博德利恩图书馆、剑桥菲茨威廉博物馆、美国皮博迪·艾塞克斯博物馆、马德里民俗博物馆等,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研究价值。
在消弥百年后的今天,通草画非遗传承人、越秀区少年宫老师苏昕,以及她的学生,以“文化考古”式寻根索源,以老师传授学生的创新传承模式,逐渐重现昔日的兴盛态势。
百年传统技艺复兴,将再次走向世界,越秀山君想想都好激动~
说了这么多,那么什么是通草画?
顾名思义,通草画就是在小小的通草纸上作的画。
通草画,兴于清代的广府地区,也准确地反映了清代广州的社会、外交环境和文化氛围▼
现场展示的通草画,还有许多结合其他中华传统文化的作品,如中华文化的二十四节气、剪纸文化等等。
苏昕制作的“二十四节气+花+鸟+古典美人”通草画▼
中国传统剪纸画与通草画的结合▼
越秀山君不得不提的是,大家看到的这些展品,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中小学生的创作,还有少数是幼儿园小朋友的,惊讶吧~
分别有来自第三十七中学、大南路小学、培智学校、东方红幼儿园、小北幼儿园、东山教工幼儿园的通草画作者。▼
78岁的广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画家蔡荣兴先生凑上去仔细地欣赏着,看到现场展示的小学生们的通草画作品,他连连赞叹,“八九岁的孩子就能做到这么好,很不错。”▼
这位慕名而来的市民朋友应该非常喜欢通草画,每一张都认真拍下来▼
许多市民在研究通草纸的制作技艺▼
通草画非遗传承人、越秀区少年宫老师苏昕致力于通草画传承、推广十余年了,这是她第一次携学生开展。
她分享道,自己最早的学生已经高中毕业了,最小的学生才5岁,教过的学生已有1000余人次获奖,这是她的幸福遇见,也让她非常欣慰。
更让人鼓舞的是,经过努力,通草画作也已经被广东省纳入绘画比赛范围。苏昕说,接下来的小目标是——出版专业通草画教材。▼
展览知多D
“幸遇•通草画”——苏昕通草画传承教育师生作品展
由中共越秀区委宣传部指导,越秀区文化馆、越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越秀区少年宫、苏昕通草画工作室共同主办。
展览中共展出苏昕19张作品,传承教师团队12张作品,传承学生团队25幅作品。五所种子学校共14张作品。合计70张作品。
展期:6月20日-7月2日 9:00-17:30(逢周一休馆)
地址:越秀区文化艺术中心一楼展厅(东湖路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