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中学两名北大准学生,他们的“来历”有点特别

​ 西江日报

当大多数高三毕业生还在忐忑等待高考放榜时,肇庆中学有两个幸运儿,已经通过自主招生考试,拿到了北京大学的“入场券”。

读者们除了羡慕嫉妒之外,一定也想知道他们的故事吧?日前,记者在肇庆中学采访到了这两名“幸运儿”,一起听听他们关于生活、关于学习、关于考试的故事。

Maria:肇庆山美水美人更美,是我的第二故乡

眼前这个金发碧眼的俄罗斯姑娘,就是我们的第一位主人公:Maria。Maria是肇庆中学AFS项目的国际交流生,来到肇庆的时间不到一年,在早前参加的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考试中,Maria脱颖而出,成功的拿到了北京大学的入学通知书。随从的刘老师介绍说,虽然她来的时间不长,但是汉语水平还不错,对中国文化也很喜爱,如果稍微放缓一点语速,基本可以完成简单的交流。

虽然Maria来学校的时间不长,却是学校的“小网红”。在学校的元旦文艺晚会上,身穿中国式旗袍的Maria献唱了一首《茉莉花》,让师生们记住了这位多才多艺的外国姑娘。

除了学校的文艺汇演,在很多活动中都能见到她忙碌的身影。“我很喜欢参加团体的活动,不仅能锻炼自己,也能得到很多交流的机会。”热情的Maria表示,积极参与活动也是自己能顺利升学的重要积累,因为在北京大学自主招生的面试环节,主考官考察的综合素质也包括考生是否热心团队活动,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

对于肇庆,Maria表示非常的留恋。“肇庆的山水很美,我很喜欢我在中国的日常生活。”过去的一年时间,她认真的学习英语,每周会有中文课,学校还为Maria和另外一位意大利的交流生设置了中国书法练习课、太极拳等富有中国特色的课程,每一天都安排的非常丰富多彩。“今年九月底,我将要去大学读书了,在正式升学之前,还会有一年的时间在北京大学预科班进行学习,然后再升入大一,到时我可能会选择中文专业,继续学习美丽的中文。”

Maria的肇庆之旅即将结束,然后她的中国之旅才刚刚开始。祝福这位多才多艺、乐观向上的好姑娘,能在北京大学学习更多的中国文化,看到更多的民族风情,结交更多的中国朋友。

金圣焕:不同文化擦出友谊的火花

初见金圣焕同学,就像想象中韩国小男孩的样子:小小的眼睛、小小的嘴巴、可爱的小虎牙、尖尖的脸型、衬上一副黑色的框架眼镜,温文尔雅的样子,偶尔露出的笑容,也有点韩国式的腼腆。

不过,看上去非常“韩范”的金圣焕,却算是不折不扣的“中国通”:居住在肇庆十多年,讲一口纯正的中文,对中国美食情有独钟,对中国文化喜爱而了解。说起在中国的学习经历,金圣焕表示,选择肇庆中学是他做的一个最好的决定。由于父母工作的原因,金圣焕从小在肇庆求学,在升高中的考试中,他面临着很多选择,而报考肇庆中学是其中最有风险的一个选择。不过他还是抱着拼一把的心态选择了最冒险的志愿,最终也如愿以偿的成为肇庆中学的一名学生。

“我觉得自己提升的很快,不仅学习成绩有了进步,综合素质也有所提高。”三年的高中生活,金圣焕和学校、老师、同学建立深厚的情谊。作为在中国长大的韩国人,金圣焕并没有太多的感受到异国文化的差异:“其实韩国也有很多的节日和传统都和中国差不多。所以不会有身在异国他乡的不适应,相反我很享受在中国的生活。”

目前,金圣焕已经顺利拿到了北京大学环境工程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在高考前就已经成为“准大学生”的他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早早的回家开始享受假期,而是继续跟班级的同学一起参加高考前的冲刺复习。“班上的气氛挺轻松的,也不会像描述的那样紧张,同学们都在按部就班的复习,我也非常珍惜最后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时光,希望他们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金圣焕对记者说,和同学们一起奋战到最后是对青春的总结。

相关链接

什么是AFS国际文化交流?

AFS国际文化交流项目是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与AFS国际文化交流组织(AFSInterculturalPrograms,Inc.)合作开展的国际教育文化交流项目,以促进全球对话、推动世界和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未来领袖为宗旨,以住家和学校交流为主要交流方式,以志愿者支持和社区服务为主要特色。AFS国际文化交流项目在全球拥有59个伙伴组织,超过2,300个双边国际交流项目,在11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项目总人数累计近500,000人,为当今世界培养了一批批杰出的青年人。

2009年,肇庆中学成为AFS国际文化交流项目学校。历年来共接待AFS来华外国学生13人,同时也输送多名本校学生到国外进行为期10个月的文化交流。

记者】李纯

编辑 刘莉云
加载全文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