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今年,广东省“6·26”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无毒青春健康生活”,且主会场确定设在中山。对于中山来说,这既是对以往禁毒工作的肯定,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过去的几年里,中山禁毒工作以“创建全国禁毒工作示范市”为主线,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山特色的完整禁毒工作体系,得到了包括国家禁毒委等高层的认可。中山的禁毒工作有哪些亮点,我们正在做什么?还有哪些工作需要进一步落实?禁毒日之前,本报记者做了深入采访。
能说出七八种毒品名字,知道这些毒品的危害,还能告诫父母远离毒品……对于南区良都中学的同学们来说,这已经成为他们的公开课和平时的自觉行动。在全面推动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方面,这只是中山所做的最基础的一项工作,“筑牢禁毒防火墙,不让毒品进校园”已经成为市委和市政府的共识。
良都中学不让毒品进校园
6月8日上午9点,良都中学禁毒教育基地。近百名初中二年级的同学涌进教育基地后,由老师带队参观学习。虽然当日空调出了点状况,室内闷热难耐,但同学们还是很认真。仿真毒品展示区挤满了人,随机采访了三名同学,他们都能说出七八种毒品的名字,知道这些毒品的危害。
德育主任高石民说,因为学校处于半开放状态,所以他们特别重视对学生的毒品预防教育。不仅开展了不让毒品进校园、禁毒“流动课堂”等活动,还组织学生到市戒毒所、看守所、拘留所观摩。付出总有回报,从建校到现在,学校尚未发现一起涉毒个案。
技工院校青春不与毒品同行
同日晚,全市技工院校“青春不与毒品同行”禁毒演讲决赛在中山市技师学院举行,16名选手参加决赛。当晚,参赛的同学用活生生因吸毒、贩毒而导致家破人亡、发人深省的典型事例,告诉同学们拒绝毒品,同时表达了作为一名青少年坚决抵制毒品的决心。技师学院商务班陈燎燎同学的演讲题目“拒毒·生命的选择”获得一等奖。
类似的活动,在全市技工院校已连续开展了3年。老师郑雪绮说,对于青少年来说,身心正处在发展期,类似活动可以帮助他们认识毒品,可谓接触得越多越好,参与得越多越好。
市教体局45.8万中小学生无一沾染毒品
“学生不能沾毒,校园不应有毒”,是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给每个学校设立的底线。落实“6·27”工程中,每年放暑假前,该局都邀请市禁毒办和禁毒支队的专家进行禁毒法制报告,每次报告都组织20余万在校学生通过主分会场收看。
廖诚是市教育和体育局德育科科长,他说收看法制报告只是他们落实禁毒工作的一个方面,而通过开展系列禁毒活动,他们已经有了很好的收获。“根据2016年四个季度市禁毒办反馈结果,全市45.8万中小学生无一沾染毒品。”廖诚说,尽管如此,中职学校、民办学校学生放假期间几乎无人监管的情况,仍叫人担心,也是教体局接下来侧重的禁毒工作。
廖诚的说法市禁毒办主任周平卫给予认可。“目前来看,我国涉毒人员低龄化趋势已经凸显出来,做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十分重要。筑牢禁毒防火墙,不让毒品进校园,是每位禁毒工作者的使命,也是禁毒参与者的工作重心。”
记者了解到,2015年6月27日,国家禁毒委、公安部等部门决定用3年时间构建完善的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体系,“6·27”工程由此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