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玉树发现野生雪豹幼崽:证实系本地种群,已隔离原地保护

南方都市报

上周,一张雪豹幼崽的照片引起动物保护者的关注,图片中,两只雪豹幼崽蜷在天然岩石下。6月19日,称多县,位于青海玉树,其林业部门向记者证实消息,称照片摄于通天河流域,两只幼崽系本地野生雪豹,为该县境内首次记录到雪豹活动的痕迹。

19日下午,称多县宣传部门向南都记者透露,下一步将与民间组织和科研院所合作,跟踪记录幼崽雪豹成长状况。目前,当地已对雪豹巢穴所在区域实施隔离原地保护,安排护林员定期开展检测和巡护。

发现:

牧民巧遇拍下雪豹幼崽

最早发现并拍下雪豹幼崽的是当地牧民。称多县官微17日消息称,尕朵乡牧民圆丁在通天河大峡谷内采挖冬虫夏草途中,意外发现了雪豹幼崽,并拍下图片。

“通天河上游流域,过去时常会有牧民遇到雪豹、金钱豹。”19日,称多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告诉南都记者,6月正值采挖虫草季节,与雪豹的繁殖期重合,而这次发现,是县境内首次记录到雪豹的活动痕迹。

科普资料显示,母豹产仔通常选择隐蔽洞穴,哺乳期十分警觉,如过度受到外界干扰,可能会引发母豹搬家,甚至弃巢抛弃幼崽。

而该县林业部门提供给南都的监测数据显示,此次发现的雪豹巢穴非较深洞穴,而是在比较浅的天然岩石拐角处。那么此次发现的两只幼崽是否为弃崽?林业部门回应称,17日早间远距离观测母雪豹已归巢,继续哺育幼崽,排除了弃崽的可能。

保护:

原地隔离远距观察记录

1996年《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将雪豹列为濒危物种,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称多县是玉树州人口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也是传统文化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

16日凌晨,称多县组织林业环保、公安等部门负责人到发现区域核实情况。经查,两只雪豹幼崽约半个月大小,系本地野生动物种群,被当地分别命名为“索索”和“玛玛”(汉语:心肝宝贝)。

对已发现幼崽雪豹如何实施保护?19日下午,称多县委宣传部松部长回应南都记者称,该县将与民间组织、科研院所合作,安排护林员定期开展检测和巡护,“通过培训牧民,开展红外相机等监测工作,在尽量不干扰的前提下,记录小雪豹成长状况。”

目前,雪豹巢穴点附近方圆2.5公里范围内,已被设置为雪豹保护小区,限制该区域内虫草挖掘活动,隔绝外部人类活动影响。此外,该县也正在对当地居民进行雪豹科普及保护宣传。

专家:

发现区域非繁殖适宜带

环保组织“山水自然保护中心”项目主任赵翔曾长期在三江源地区从事雪豹研究。19日上午,他告诉南都记者,雪豹是高原生态系统中的旗舰物种,它生性警觉,人们很少发现其踪迹。

“此次发现的巢穴选择并不符合科学认知。”赵翔说,发现区域并不适合雪豹繁殖,但依然选择这里,说明附近区域的雪豹密度可能趋于饱和。他预测,称多县,即通天河北岸或有望成为雪豹新的栖息地。

赵翔向记者透露,此次发现另一个有意思的点是,雪豹利用岩羊粪便来垫穴,“这不仅能保持温度,还能隔绝地下的湿气。”

赵翔指出,采挖虫草区域多与雪豹繁殖带重合,容易对它们的繁育活动产生干扰。他提醒,人们在采挖虫草时,应避开大的高山裸岩和石山,保证雪豹繁殖期安全。

【原标题】青海玉树发现野生雪豹幼崽 林业部门称系本地种群,已隔离原地保护

编辑 陈梅玉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