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期工厂化养虾五步曲:单单选苗就有好多陷阱要提防

农财宝典
+ 订阅

近期,山东进入全年高温期,一直持续至9月份,正好也是工厂化白虾第二造养殖关键阶段,光照时间长,最高气温达到37℃,棚内温度可达到50℃以上。高温期,苗种难育、病菌大量繁殖,水质易变难调、虾肠炎偷死等问题一直困扰工厂化白虾养殖,养殖户该做好哪些预防措施?

文/南通海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沈烈书、林绍杰

一、整个车间彻底清洗消毒,不留死角

第一季春虾养殖结束,许多养殖户急于放苗,车间清洗消毒往往不彻底,导致第二季出现标苗不顺,养殖过程有害菌、肠孢虫感染长不大、排池情况。建议大家不要急于放苗,至少预留15天时间来处理车间,再投苗。

车间彻底清洗(最好用淡水)、消毒措施 :

1、稀盐酸或草酸+双氧水  彻底清洗养殖池内外壁,高压水枪冲洗干净,走道、墙壁等也要冲洗干净,不留死角,车间晾干;

2、再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池子,高压水枪冲洗干净,暴晒至少7天;

3、池子加满水(最好淡水),使用至少200ppm漂白粉或高锰酸钾浸泡3-5天,排水时还能将排污管道进行消毒。再清洗干净、晾干;

4、关闭门窗,使用甲醛+高锰酸钾熏蒸车间,2天;

5、池子内壁刷黑色油漆,防缝隙内残留病菌、寄生虫卵,便于彻底清洗消毒;

池子加满水(最好淡水),添加漂白粉或高锰酸钾浸泡

高锰酸钾+甲醛强烈反应,熏蒸消毒整个车间,杀病菌、昆虫等

二、优质苗种

苗种还是建议选择大厂家品牌苗。春虾有许多养殖户选择投放低价小场家苗,也有养得不错的情况,觉得小场家苗价格便宜,又能养出虾,干嘛要选择昂贵的品牌苗。殊不知,高温来袭,南方育苗水环境变差,荧光类致病弧菌、有害藻等暴发,导致苗难育,成活率低。小场家由于资金、规模限制,水处理系统、生物防控系统不完善,会使用抗生素、大剂量甲醛、高水温等手段提高育苗成活率,这样的苗体质弱,还可能携带致病菌、肠孢虫等,难养成。日照涛雒去年就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一养殖户春虾使用一小场苗,养殖非常好,第二季带动周边养户共拿该苗近3000万,结果无一养成,长不大、排池,还检测到感染肠孢虫,养殖户亏损严重。

苗种最好经过检测,重点检测:弧菌和肠孢虫,弧菌不超标(黄色菌落<300cfu/尾,绿色、荧光菌落不得检出);肠孢虫不得检出;

品牌苗大厂拥有种源、硬件设施、水处理系统、生物防控、生物饵料及质量检测等方面优势,坚持低温、清水生态育苗,不使用抗生素等违禁药物,苗种质量严格检测。

三、弧菌预防

高温期,弧菌繁殖较快,哈维氏弧菌、副溶血弧菌等致病弧菌引起虾苗发光,难立苗,

感染成虾,引起红体、断须、肠炎、空肠空胃等,导致排池。

水、底、虾三维立体综合治疗、预防:

1、选择优质苗种;

2、水源处理:

a、水源最好经过沙滤池过滤、蓄水池沉淀、曝气、消毒(漂白粉50ppm)处理

蓄水池提前沉淀、消毒(漂白粉)处理

锰砂罐过滤,还能吸附重金属

b、放苗前水质使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含量40%以上2ppm消毒,5小时后补菌;投苗后2-3天检测一次水体弧菌,弧菌超标(黄色菌落>1000,绿色菌落>10),靓水1ppm消毒,5小时后补菌;

c、坚持每天使用工厂化养水全加桶,有效抑制水体弧菌

3、底质处理

很多养户很重视水体消毒,常常忽视池底问题,池底是对虾的栖息地,死藻、残饵、粪便等有机质易引起弧菌繁殖,建议每天3-5次排污,中后期增氧改底,防治底部弧菌滋生繁殖。

使用10分钟后,氧化效果明显

4、虾体弧菌预防、治疗

A、预防:每天一餐虾多宝或乳酸菌(103)拌料,定植肠道,维持肠道酸性环境,抑制肠道弧菌感染;

B、治疗:弧菌超标,使用聚维酮碘、大蒜汁或中草药拌料治疗。

四、水质维稳

高温期,光照时间长,棚内温度可达到50℃以上,水温高,藻类繁殖快,易老化转水,严重时会倒藻,不良藻类易繁殖(裸藻、甲藻),导致虾应激大,弧菌感染、肠炎偷死等疾病。

如何保持工厂化稳定的水质,措施如下:

1、高温期,增加换水量、排污次数

前期每天至少十分之一左右的换水量,中后期换水五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根据放苗密度及水质状况调整换水量;排污每天3-5次,特别是每餐投料后两小时左右,要排污一次,保持底部洁净,配合增氧改底,效果更好;

2、高温期,做好棚内降温措施

A、使用遮阳网,覆盖三分之一左右棚顶面积,减少光照,防棚温过高,藻类繁殖过快,可配合黑精灵使用,控藻净水;

B、水温不超28度,可添加井水(14-19度)降温;

C、打开门窗或使用抽风机,保持棚内空气流通;

3、每天坚持使用工厂化养水全加桶,持续向水体补充碳源、多种有益菌及代谢产物、矿物元素等,维持菌相、藻相的平衡。

五、保持较高溶氧

高温期,水温相对较高,水温越高,水体溶氧含量越低;虾摄食快,消化快,长势快,需氧量高;有机物、藻类代谢分解耗氧多。

工厂化养殖密度较高,溶氧要求高,遇到大脱壳期,需氧量更大,溶氧不够,会造成大量软壳死亡,如何保持较高溶氧(全天溶氧大于5mg/l)?

1、增氧硬件升级

A、罗茨鼓风机功率配置:1000方水体最好配置11-15kw,两个电机备用;

B、底部纳米管排布合理、充气量大

底部纳米管长度0.8米/㎡,排污沿四周,中间布气盘,除了增氧,还能转水,增加中间排污效率。

纳米管排布

水体旋转,提高排污效率

C、管道设计要合理

充气管道太粗、太细、太长都会导致出去不畅,影响溶氧

2、增加换水、排污、增氧改底(见四、水质维稳);

3、高温期,投苗密度适当降低,400尾/m3水体,不超500尾,降低溶氧压力,低密度,养大虾。

高温期预防小结

1、选择优质苗种;

2、做好弧菌防控很关键:水、底、虾三维立体防控;

4、做好降温措施(换水、遮阳网、抽风机);

5、保持较高溶氧(硬件升级)很重要;

6、水质维稳:工厂化养水全加桶

7、高温期,虾吃料快,注意给肝脏减负。

转载声明

本文版权属于农财宝典,如转载,请按以下格式。

1.来源:农财宝典;

2.作者:农财宝典-新渔网记者 邓汉文;

3.农财宝典水产版微信号:ncbd0000。

如未按上述要求转载,一律视为侵权。

投稿与报料微信: Ivyzeng116

加载全文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