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广州9.3万考生结束第二天数学、政治两门考试,不少考生继续第一天的轻松淡定,笑脸回应“题目不难”。数学普遍回应考题比练习时的模拟题简单;政治考试出题则较为平稳,“一带一路”“环境治理”“校园暴力”等时事热点入题。
与高考不同,广州中考数学科目可以带计算器,政治科目则可携带指定的参考材料。尽管一再提醒,仍有不少“大头虾”考生忘带考试用品,考场外上演了一幕幕接力送文具的紧张场面。
在广州市铁一中学考点门口,前来送考的家长较前日明显减少,相识的家长争相在考场前合照。五羊中学家长袁女士身着绿裙,寓意“一路绿灯”“录取”,身旁的父亲笑称:“他考试又不是你考试,这么紧张干嘛。”袁女士则表示这是一种对孩子的鼓励和支持。
中午12时,数学和政治两门考试结束。刘同学走出考场,对着爸爸高举的相机比出了“耶”的手势,她告诉记者数学题的几何压轴题没有算对,“反正最后的大题一般都比较难,我没抱做出来的打算,所以心情比较轻松。
政治题的最后一题则将“校园欺凌”纳入,广州市铁一中学的钱同学对此印象深刻,他说:“是一个观点的选择,结合了未成年人犯罪的考点,比较开放,不知道自己答得怎么样。”此外,今年政治考题继续紧贴时事热点,除了“校园暴力”话题以外,高考中出现的“一带一路”继续入题,“环境治理”“科教兴国”等内容也被纳入考试内容。
卓越教育中考研究专家团队分析,今年中考数学总体难度系数比较集中,但基础不扎实的学生,容易在卷子中的易错题中丢分。从题型设置上来看,考题比较注重对学生几何作图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考查。比如填空压轴题,考查学生几何相似模型的应用;此外数学最后两道大题,皆以几何为主压轴,打破以往一道函数压轴一道几何压轴的布局。
“政治考题常规中有创新。”卓越教育中考研究专家团队分析表示,政治考题命题在情境设计和案例素材的选择上,力求关注社会的变化,关注国家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发展,所使用的材料、所考查的内容努力体现鲜明的思想性和时代性,贴近学生,体现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试题模式上有一些创新,比如22题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考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知识。“思维导图形式是历年来从未出现过的,体现了试题模式的创新性。”
【记者】陈芳庭
【摄影】刘力勤
【校对】罗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