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变好了,抗洪能力强了,盐田朋友可以来沙头角河河边散步了

发现美好盐田

台风“苗柏”过境时,车公庙地铁站被夹杂着黄土的雨水侵袭,导致地铁取消停靠车公庙站。盐田的沙头角河,同样面对台风的侵袭,却没有收到洪涝灾害的报告,水质的各项参数保持在可控范围之内。沙头角河为何能够抵御台风侵袭?6月15日,作为沙头角河的河长,盐田区委副书记、区长吴德林亲自到现场调研。

 据了解,沙头角河全长3.7公里,流域面积4.15km²,其中伯公坳至中英街桥河段(伯公坳至正坑排洪渠出口为沙头角河右支)为深圳与香港界河,香港境内流域面积0.75km²,占总流域面积18.1%,河道干流长1.8km,河宽8-12m不等,平均宽10米。沙头角河流域上游是正坑水库,集雨面积1.95k㎡,总库容40.3万m³。

治理沙头角河,盐田做了什么

2009年年初沙头角完成了综合整治工程。整治范围从河道干流上游的正坑涵出口开始到沙头角河入海口。整治后,原有的雨污河流管道被改造成为雨污分流管道,将流入沙头角河的污水接入市政污水管网。2013年,盐田区开展沙头角河中英街段绿化提升工程,对河道下游段绿化及栏杆、行道树等进行了全面提升。

“这里原本岸边杂草丛生,一到下雨天还容易有淤泥堆积。”盐田区环水局工作人员在沙头角河上游段介绍道。在沙头角河上游段的施工现场,小编看到河道挡墙主要采用了直立式石笼网箱的形式,局部采取了混凝土挡墙的形式,底板则采用了浆砌石材料,水质清澈。据了解,为了提升沙头角河上游环境和防洪能力,2017年盐田区将河道宽度从原4-5米(局部2米),拓宽至6-8米,将本河段河道防洪标准由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在保障河道稳定性的同时充分考虑了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确保了河道生态景观。

 将河岸打造成理想的休闲空间

“沙头角河的水质现在改善到什么程度了?河流的抗洪能力是否足以应付洪涝灾害?在提升河道两边的绿化环境同时,能否增加一些设施供市民休闲娱乐。”吴德林从河道的综合治理到日常管理都十分关心。他表示,在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后,河流的整体泄洪能力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整体水质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还是要要注重对河道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加大对河道的监测频率,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在提升河道周边环境时应更多的从市民的角度考虑问题,为附近居民提供一个优质的休闲场地。

2016年,盐田区严格落实考核意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在全市22项考核指标中,盐田区有18项指标得分获得全市第一,荣膺市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六连冠”。 为了更好的打造美丽盐田,盐田区编制了《2017-2020年盐田区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方案》,并且将河流治理工作列为重点工作之一,全面推进优质水示范区建设工作。

【撰文】吴治聪


编辑 李注
加载全文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