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严格的筛选与资格审查,6月15日,近1600名学生参加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下简称“港中大(深圳)”)广东省631综合测评考试,竞争165个录取席位(文科46人,理科119人),入围学生名单将于6月22日左右对外公示。港中大(深圳)今年继续在广东实行“双轨制”招生,除了“631”综合测评录取模式外,还会通过纯凭高考模式录取35人(文科13人,理科22人),即共在粤招生200人。
据介绍,631综合测评录取模式,即高考成绩占60%,入学测试成绩占30%,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占10%。2017年,港中大(深圳)综合测评考试的形式作出了较大调整,面试部分取消了中文个人面试,保留英语小组讨论;笔试除了保留原先的中、英文写作题外,还新增了两道观测题,以英文阐述个人观点。
根据考生回忆,面试题目有“在你的居住地选择一处景点,介绍给外国友人”等题;中文笔试题目有“描写一个你最熟悉的陌生人”、“从文化和技术来阐述如何解决路怒症” 等题;英文笔试题目有“从《水浒传》或《红楼梦中》选一个人物作为你的室友,你会选谁?”、“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对于社会来说,是否都是完全好的?你认为自己是否应该提高这两方面的能力?”等题。
而今年新增的观测题,则让考生直呼有难度:例如题目给出的图片显示,David要去救落水的Michael,陆地救生路线比水中救生路线长,但陆地上救生速度比水中快,哪种路线用时更短?考生可以选择其一,也可以画出新的救人路线并作出解释。
考生普遍认为,考题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不会和高中所学知识脱节,却对个人的文化素养、对日常生活的思考感悟和独立思辨能力有更高的要求。综合测评主要考核学生在高考中没有涉及的或者比较难发挥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中英文写作能力和综合理解分析能力。港中大(深圳)校长徐扬生认为,学生的写作能力非常重要,从写作中,能看出一个人是否有足够的思辨能力,除了考察写作技巧,更重要的是考察学生的思想性,港中大(深圳)看重的是学生是否对自己、对社会、对世界、对生活有独立的主见,有足够的思考。
参加当天考试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广东,由于浙江、上海也采取双轨制录取模式,且港中大(深圳)允许考生自由选择考场,所以也有部分浙江、上海的考生来到深圳应考(2017年,经过严格的筛选与资格审查,广东、浙江、上海共有3500多名考生参加综合测评考试)。
值得一提的是,港中大(深圳)的考试非常人性化,在侯考室,会有热心的学长学姐为考生热身、进行英语交流,让他们能在小组面试前调动自己的口语能力,更好的适应英文面试环境;面试中,考官亲切友善、知识背景丰富,对考生有所启发。
链接:
港中大(深圳)全国招收900多名学生 12个本科热门专业招生
今年是港中大(深圳)第4年招生,招生省市扩充到25个(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天津、河北、辽宁、黑龙江、陕西及广东等,新增甘肃、吉林、山西三个招生省份),共招收900多名学生。除广东、浙江外,上海也首次实行“双轨制”招生,即综合测评录取模式与纯凭高考录取模式并行。
2017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全国投放12个本科招生专业,分别是经管学院的金融学、市场营销、国际商务、经济学、会计学,理工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信息学专业,人文社科学院的翻译专业。今年继续按试验班大类进行招生(理科试验班、工科试验班、经济管理试验班、人文社科试验班),同一学院内专业选择原则上不受限制。学生入学后首年修读所在学院的基础及通识课程,第二学年选定主修专业。
【通讯员】马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