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前副校长凭手绘手术图谱走红网络,网友纷纷点赞

信息时报

汪建平教授及他的手术图谱。受访者供图

近日,中山大学前任副校长、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首任院长兼胃肠肛门外科首席专家汪建平教授,以一手漂亮得犹如教科书般精细的手绘手术图谱,被网友们赞为“在外科医生中最擅长绘画,在绘画爱好者中最会做手术”。

汪教授照片

“老汪”是学生和网友们对汪建平教授的昵称。近日,一名盲肠癌并腹膜后广泛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曾在其他医院做过一次剖腹探查手术,腹腔内结构有破坏,汪建平为他主刀时,整整做了8个小时,手术难度超出想象。据该手术的第一助手、中山六院雅和病区黄亮主治医师介绍,经历了漫长的手术,年轻医生都觉得疲惫,63岁的老汪却顾不上休息,立即伏案画出这两张精美的手术图谱,足足画了1个小时,将术中所见、手术要点都记录下来,放入患者病程记录之中。

▲这是一位年轻的男性,患者因反复腹痛住院,探查见小肠系膜增生病灶位于横结肠中部,并包绕肠系膜上动静脉。术中切除受压结肠及解剖血管,将狭窄瘢痕送检并吻合肠管,重建肠道。

▲这是一位回肠造口后远端小肠萎缩废用,外院无法关造口的患者,切除萎缩回肠,回肠盲肠吻合并放置支架,患者得到重生,重回工作岗位。

▲这是一位结肠癌术后复发的患者,由于没有听从医嘱,定时、按期的随诊,发现复发肿瘤时,已经侵犯了小肠及局部血管,经过数个小时的奋战,终于完整切除。

▲在术前,该患者被诊断为先天性小肠发育不良,考虑肠管没有按照正常的生理发育,导致近端空肠受压,使得患者出现反复恶心呕吐,不能正常饮食;术中,经过近2小时的奋力后才明确诊断为:横结肠系膜疝、空肠上段梗阻,通过手术给予固定、整形,使得全部小肠在横结肠系膜下,肠管再不受压迫,术到病除。

▲这位患者就复杂了,直肠癌术后,乙状结肠造口后出现小肠内疝一段小肠由造口膀钻进去,与膀胱黏连,最后引起肠梗阻。

这组图被发上网络后,网友们纷纷点赞。对此,汪建平教授说,画图其实是每一名外科医生的必修课。自从进入医院,他就尝试画图,慢慢熟能生巧,一张图20分钟内可以完成。虽然他现在已基本把画图工作交给手下,但遇到一些特殊手术,他还是自己动手绘图,一年大约画10多幅。

当记者问他为何做完手术紧接着就画手术图谱时,他笑着说:“打铁要趁热,过了时间再来画,一些细节部分就容易忘掉。”汪建平表示,外科医生们用“手绘”技能与患者“沟通”,相比单纯的语言沟通,看图一目了然,会把治疗方案解说得更为详细和直观,有利于更好地和患者沟通。

编辑 邓红英
加载全文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