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还能这么读?盐田区“小桔灯”带孩子们读好书

深圳晚报

盐田区委宣传部(文体局)、盐田区教育局、深圳市阅读联合会主办,盐田区图书馆承办的“小桔灯”童读中华举办了第二期、第三期活动。第二期活动在盐田区乐群小学举行,主题为“《论语》趣读”,邀请深圳市田东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负责人杨玉英主讲。第三期活动在盐田区海涛小学举行,邀请了深圳爱阅公益基金会教育发展委员会主席、2012年全国十大读书人物袁晓峰女士,以“读原创绘本,讲中国故事”为主题,为学生绘声绘影地讲中国原创绘本。

图为活动现场。图片来源于盐田网

孔子也有很幽默的一面

第二期活动中,杨玉英老师以“以下哪个标签不适合孔子?”引题,从“孔子究竟是什么人?”和同学们展开讨论,并提出了“好老师?好朋友?好邻居?完美的人?圣人?平常人?终身学习的人?进步的人?”的问题,引导同学们表达自己不同的观点,重新认识孔子。杨玉英老师还提到,《论语》其实是十分具有生活画面感的一本书。孔子也是人,生活中他并不只有严肃的教师、忧国忧民的长者的一面,其实孔子也是有很多面的,比如很有趣,很幽默,伟大且“家常”,“好学成痴”。最后,杨玉英还带领大家一起品读《论语》中经典的师生言论,通过这些经典的言论与故事,大家发现在孔子每一个弟子背后都有一张鲜活的面孔,他们个性鲜明,活灵活现。而孔子与这些性格各异的弟子却能够自如自在地进行交往,并且对弟子们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孔子的为师风范更是让大家感受到了孔子的大智慧。

通过绘本了解自己内心

袁晓峰身为广东省小学语文教育专家、深圳读书月读书指导委员会委员、深圳读书月中小学生优秀读物评审专家,近年来,出版了与教育和阅读相关的著述《亲子阅读ABC》《袁晓峰老师的阅读分享课》《亲子阅读开步走》等,以及绘本《总有一个吃包子的理由》《今天我可以不上学吗》等。在本次活动中,袁晓峰首先向学生们讲述了什么是图画绘本,和三年级的孩子一口气读了五本中国原创绘本,包括《一园青菜成了精》《耗子大爷在家吗》《总有一个吃包子的理由》《今天我可以不上学吗》和《新童谣原创绘本》。

据袁晓峰介绍,中国原创绘本深藏的中华文化底蕴,能够带给孩子更亲切、更熟悉、更可以贴近阅读、体验阅读的感受。绘本作为一种独特的儿童文学形式,是“儿童文化的呈现”,是儿童自身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借由绘本可以进入自身的内心世界。

据了解,盐田区图书馆承办的“小桔灯”童读中华系列活动还将继续进行,邀请名家进校园。

【记者】马君桐

编辑 李注
加载全文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