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第十二届中山装备展已经结束,但本次展会呈现的两大亮点,将对未来中山东部组团乃至全市的智能制造产生的影响却是持续性的:
第一个亮点,是激光展、光电展和装备展三站合一,这代表了东部组团走“智造”路子上的技术融合思维;
第二个亮点,是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中山火炬开发区)的认定,这标志着东部组团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将形成高水平的产业集聚。
不过,放眼整个珠三角地区,汽车制造业的竞争并不小。以火炬开发区为起点,沿途干线路200公里范围内,就分布了20多家整车制造企业。以零部件制造业的高端集聚、高水平转型为切入口,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能给珠三角地区的汽车制造业带来怎样的惊喜?
基地有1/3企业为广州本田、美国通用等巨头提供配套
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中山火炬开发区),是由火炬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全资企业中山火炬集团有限公司,综合开发管理的专业型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
这片占地2000余亩的制造基地,也是目前广东省规划最好、汽配企业最集中的汽配基地之一。
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一直以来都是东部组团尤其是火炬开发区的支柱型产业。从火炬开发区的招商方向、早期规划、政策引导来看,该区对汽配产业产业的支持和引导是极为明显的。
经过约二十年的发展,现阶段,基地已有近百家国际知名汽配企业,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企业直接为广州本田、广州丰田、美国通用、克莱斯勒等多家世界汽车巨头整车厂提供配套,产品以底盘冲压件、汽车门锁、热交换器、汽车刹车总成、车用电池、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制动防抱死系统等汽车关键零部件为主。2016年,火炬开发区汽车工业总产值高接近200亿元。
零部件制造VS整车制造,中山如何借势突围?
以珠三角城市为观察口,汽车制造业基础深厚。以火炬开发区为起点,沿交通干线200公里区域范围内,分布了20多家整车制造企业,其中乘用车整车制造企业11家,包括:一汽大众佛山生产基地、东风日产、广州本田、广州丰田、广州广汽集团、北汽(广州)汽车基地、广东福迪、标致雪铁龙和深圳比亚迪等知名整车制造企业。
仅广佛经济圈就布局了大众、奥迪、奔驰和日系车等6个品牌整车制造。零部件制造VS整车制造,中山如何借势突围?
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的发展思路是,借上述区域的整车市场,为基地的发展打开发展空间。
无疑,在汽车配套产品的生产和物流配送方面,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地处珠江三角洲连接内陆腹地的咽喉枢纽位置,南接珠江入海口,北依环广佛经济圈,东临主航道,交通四通八达,并与东莞、深圳、香港隔水而望,西面京澳高速、轻轨运力充足。
换句话说,基地处于广州、佛山汽车整车生产基地的1小时配套圈内,在地域相连、交通衔接、设施共享、信息互通、优势互补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通过京澳高速、广珠轻轨等交通干线和珠江干流,可以很便捷地对接珠三角区域任何一家汽车生产企业和汽车营销中心。
跟上产业变革,新能源、智能驾驶成为新关键词
在新能源、智能驾驶技术成为大势所趋的同时,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的发展水平将会最终决定汽车智能化的高度,并引领未来汽车智能技术的具体发展。一个科技含量高,研发能力强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聚,将对一个地区汽车工业发展的水平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可以说,汽车关键零部件产品的研发与革新,深刻影响着汽车行业的产业变革,也决定了汽车工业未来的发展走向。
在基地内现有成熟产业链的基础上,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研发,智能驾驶技术开发,车联网技术应用等,将成为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下一阶段发展的重要方向。
“从智能设计出发,到发展智能产品,打造智能服务体系,最终使基地形成完整的智能产业链条。”同时,校企“产学研”合作也在加强,通过建设多方位公共服务平台、布局创新型研发中心,进而加强建汽配产业协会,增强核心技术原创能力。如此,才有引领整个珠江口西岸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可能。
东部组团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抓住“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授牌这一契机,未来将会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打造更加优良的经商环境,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引领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发展方向。
【采写】罗丽娟
【摄影】叶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