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校集体大幅涨价合情合法合理吗?南方➕将为你追踪最新动态。请您在pk投票区(点击此处可投票)表达意见并留言,我们将集纳后第一时间反馈给教育和发改部门。您的转发和态度将决定娃的学费涨不涨,赶快伸出手指可劲儿戳!
临近学期结束,东莞民办学校又现学费集中上涨的浪潮。根据东莞市发改局官网公布数据,目前已有102家民办学校收费标准调整通过批复。6月13日,“南方+”新闻客户端对“东莞民校集体涨价,有‘名校’涨幅超55%”进行滚动报道。(点击此处可看102所民校最新收费标准)根据官方解释,这次涨价是两次调费叠加效应造成本次学费调幅较高,但通过“南方+”以及南方日报垂直教育微信平台“教育莞家”的投票和评论反映,社会各界对此轮涨价“离谱”的评论声较高。
其中,备受关注的“牛校”东华小学,2017年秋季起入学或升入4年级的学生每学期学杂费为:1-3年级12800元、4-6年级13500元;东华初级中学新生每学期学杂费为15100元;东华高级中学新生每学期学杂费为:达分数线17000元、未达分数线21000元。
最高涨幅达88.8%
东莞市寮步明珠小学的学生家长何小姐告诉记者,其孩子就读的学校是一所私立学校,今年刚好是三年级升四年级,上周六,她接到学校的通知,学杂费从之前的2330元上调到4400元,学杂费一下子就上升2070元,涨幅到达88.8%。学费一下子升了这么多,让其比较难接受。
根据《东莞市2015-2016学年度教育事业统计分析》,东莞共有民办学校1035所,其中小学121所、初中133所、普通高中14所。截至6月13日20时,东莞市发改局网站公布的信息,共有102家民办学校的收费标准调整通过批复,以小学和中学居多。记者初步统计,目前已公布涨价的中小学数量已经占到民办中小学数量近50%。由于东莞市民办学校面对学生家长需求不同,办学投入及师资配备各异,学校的收费标准也各不相同。记者注意到,80%左右的民办小学每学期的收费在2000—4000元之间,80%左右的民办中学每学期的收费在3000-4000元之间,涨幅也多在20%—30%之间。
“叠加效应”造成此次学费调幅较高
13日,“南方+”首发“东莞民校掀涨价潮”得到家长们的热切关注,教育莞家也对此展开投票。一位“南方+”用户留言:“我是民办学校的一名老师,确实多年来我们的工资没有涨过,但是东莞的生活成本越来越高,学校的负担也很重。不过希望提价后学校能将收到的钱用在教学发展上。否则单纯的提价也没有什么意义。”还有一位网友建言:“东莞要多建一些公办学校,要重视公办教育,政府要舍得投入,尽量减轻家长的的负担,占领教育制高点,才能留住在东莞创业的精英人才!”
根据《关于进一步完善民办中小学校收费管理问题的通知》(东发改〔2015〕670号)的规定,2015年开始,全市民办学校每两年可申请一次调费。对2014年秋季入学学生而言,他们所在的学校大部分在2015年秋季及2017年秋季两次调整了收费标准,两次调费的叠加效应造成本次学费调幅较高。
根据官方的解释,正是因为“叠加效应”使得此次涨价的调幅较高。而从众多的后台评论看,家长以及民办教师对此次涨价事件评论较为理智,矛盾关注点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涨价幅度过高是否合理,二是涨价后能否改善民办教育,改善民办教师工资收入。
教职员工薪金支出占五成
此前,东莞市曾对全市民办中小学办学成本的调研情况,从民办学校上报的成本资料看,全市民办中小学办学费用中,教职员工薪金支出占较大,一般学校占比约为50%;而收费标准低的学校比例高达70%。部分民办学校特别是低收费的学校的教师待遇较低,甚至不及普通工厂的生产线工人。
2013年秋季起,东莞在全市推行民办学校教师待遇承诺制度,要求各学校调整收费时要承诺教师待遇在未来3年内达到一定幅度的增长,并确保新增加收费的大部分用于提高教师工资水平 。
从2009年起,东莞市依据省物价局、教育厅的相关规定,严格执行学杂费“新生新办法、老生老办法”,以保持在校生学费的基本稳定。当时东莞物价部门介绍,根据上述规定以及民办 学校学杂费“两年一调”的规定,老生按老办法、插班生按新办法,有可能导致同一个班级、同样的教育条件下存在3种不同的收费标准的情况,最高标准比最低标准高出近70%。另外,这也造成了学校新增成本只能由新生承担,有失公平。
为改变这一状况,东莞市从2014年开始实施独立分段收费政策,即把小学学杂费标准分1-3年级和4-6年级两个独立学段制定,2014年秋季入学的学生,由三年级升至四年级时,视同新生按4-6年级学段学费标准执行。今年秋季升四年级的学生也是该市全面实施独立分段政策的首批学生。
东莞市政协委员陈丽敏表示,民办学校的办学成本等应该公开,涨价的过程、依据等也要公开,接受社会的监督。此外,在义务教育阶段,主管部门要向社会提供更多优质的办学模式与方式,使更多人受惠,要做好民办学校的引导工作,不能使得民办学校的优质资源变得稀缺。
原东莞政协委员梁聚峰认为,民办学校办得好,相应增加收费也是合理的,可以将教育的价值体现出来。但他建议,民办学校涨价要提前公布,无论是学校还是主管部门都应把收费理由、审批过程等向社会公开,家长也可以做好沟通协商、读书转学等应对措施。
6月13日报道
《东莞民校掀涨价潮,一“名校”涨幅超55%,家长直呼太离谱,发改局这样回应!》
“名校”东华小学三年级每学期学费8700元,今秋升四年级涨到13500元,涨幅高达55%。东华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学费为每学期12800元/人,比去年秋季一年级学费10300元涨了2500元,涨幅约为24%。另一所民办“名校”宏远外国语学校一年级新生入学学费更是达到每学期18100元/人,较2015年上涨了50%。长安镇的多所民办学校也集体“涨价”,有学校涨幅超过50%。临近学期结束,东莞不少民办学校又现学费集中上涨浪潮。
6月12日,东莞市发改局表示,东莞市2014年起实施独立分段收费政策,今年秋季升四年级的学生也是该市全面实施独立分段政策的首批学生。这些学生所在的学校大部分在2015年秋季及2017年秋季两次调整了收费标准,因此两次调费的叠加效应造成本次学费调幅较高。市发改及教育部门将持续加大巡查力度,严查严处各类乱收费行为。
东华小学为东莞最大的民办教育机构——东华教育集团下属小学,2002年建校,目前小学在校生数量过万名,其中今秋三年级升四年级的学生有34个班,每个班平均55人,共有1800余人。
张莉(化名)的女儿入读东华小学三年级。6月9日当天接孩子放学时,她在学校发现张贴的公告,称收取升四年级学杂费、住宿费等共需14165元,其中学杂费为每学期13500元,而之前一直都是每学期8700元。张莉说,现在物价上涨了,学校收取费用相应增加一些幅度,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学费猛增55%,太不可思议。”
此外,记者从长安镇教育卫生局获悉,目前该镇至少有5家民办学校提费申请已获得上级主管部门通过,根据办学质量不同,提费幅度各有差异。长安镇中天小学是市一级民办学校,此次其也是长安镇多所提价学校之一,根据审批,下一学期开始,要将三年级升四年级的每生每学期学杂费从4400元升至6800元。
东莞市发改局和市教育局联合发布通报称,根据《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民办中小学实行“新生新办法,老生老办法”问题的复函》(粤发改价格函〔2014〕1960)的规定,东莞市民办小学今年秋季起全面实施独立分段收费政策,新升入四年级的学生将全部执行最新的收费标准。
东莞自2014年开始实施独立分段收费政策以来,把小学学杂费标准分1-3年级和4-6年级两个独立学段制定,2014年秋季入学的学生,由三年级升至四年级时,视同新生按4-6年级学段学费标准执行。今年秋季升四年级的学生也是该市全面实施独立分段政策的首批学生。
长安镇一位民办学校的投资人告诉记者,用人成本、学校软硬件提升等办学成本年年提升,如果学费按照学生入学时收费标准,肯定无法抵消未来物价上升的压力,因此,这样的安排兼顾了办学者和家长的利益。
市发改局表示,对学费调整仍有疑问的家长,请直接致电市发改局收费管理科0769-22830673咨询,如发现校方未按政策规定乱收费,请直接拨打市政府热线电话12345反映。同时,市发改及教育部门将持续加大巡查力度,严查严处各类乱收费行为。
最贵10所民校在这里——
东华高级中学 新生每学期学杂费为:达分数线17000元,未达分数线21000元。
东华初级中学 新生每学期学杂费为15100元。
东莞市波利亚外国语小学 1-3年级每生每学期14200元,4-6年级每生每学期14300元。
东华小学 1-3年级12800元,4-6年级13500元。
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 高中达分数线14000元,未达分数线18000元;初中14000元;小学1-3年级12000元,4-6年级12800元。
东莞市虎门外语学校 高中达分数线11700元,未达分数线15100元;初中14500元;小学1-3年级12500元,4-6年级13000元。
东莞市粤华学校 初中13000元;小学1-3年级11500元,4-6年级11700元。
东莞市松山湖南方外国语学校 2017年秋季起入学或升入4年级的学生,初中11000元,小学10600元。
东莞市南城尚城学校 初中11800元;小学9900元。
东莞市中大附校外国语学校 初中10800元,小学10000元。
【统筹】南小渭 王慧 林丽丽
【采写】王慧 郭文君 何建文 何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