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
虫蚁也悄然开始出没
在长江以南地区,每年的6-8月
是恙虫比较活跃的季节
这种毫不起眼的虫子不到一毫米
咬一口却有可能致命!
近日,博白县一名3岁男孩被恙虫咬,出现了发热、咳嗽等症状,家长起初以为只是普通的感冒,谁知病情越来越严重,最后甚至住进了重症室,多天抢救后终于脱离生命危险。
无独有偶,福建福清一个4个月大的女婴高烧不退,却查不出原因。后来,她心衰病危,被紧急送到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医生在她的右腿发现一个黄豆大的黑色焦痂,才查出是恙虫病。女婴抢救半个月后才脱离生命危险。
恙虫是什么?
恙虫体型非常小,个头仅0.2~0.5毫米,肉眼很难看到,生活在温暖潮湿的灌木丛边缘、草丛及河岸。
不过,它惹人厌的地方在于
它咬人
而且还咬的特别阴险
总咬一些皮肤柔软且不容易发现的地方
例如腋下、腰部、腹股沟、会阴等部位
恙虫病
在南方地区,恙虫病在6—10月份发病率最高,因天气闷热,又接连降雨,引起了恙螨扩散,一些人在草丛戏耍时,衣着较单薄,易被恙虫袭击。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儿童重症医学科主任王世彪介绍,恙虫病的发病率很低,临床上较少见,而且恙虫极小,人被咬后不痛不痒,往往被忽视。
此外,它的潜伏期又长达4~21天,一旦过了潜伏期,发病速度就很快,体温可能在2~8天内迅速升到39.5℃~40.5℃,引发心肌炎、胸膜炎、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为何这个小虫子这么“凶猛”?
就得先说说另一位主角
——恙虫病东方体
恙虫病东方体是恙虫病的病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常居住在鼠类身上。
需要注意的是
恙虫一生只在幼虫期叮咬一次
要么咬宿主动物(鼠)
要么“咬人”
那么,咬人的时候就会出现两种情况↓↓↓
情况①:被“健康”恙虫咬
被不携带恙虫病东方体的恙虫叮咬之后,会出现一些轻微症状,例如被咬部位的皮肤有皮疹、皮炎等,通过消炎、止痒等即可治愈。
情况②:被“不健康”恙虫咬
被携带恙虫病东方体的恙虫叮咬之后,病人会患上恙虫病。出现下面的症状:
1.发热:通常是高热,体温可达38.5~41℃
2.皮疹:先是躯干散在性出现,后可蔓延至四肢。
3.特异性焦痂或溃疡:皮疹→水泡→黑褐色焦痂→脱落后形成溃疡。
4.淋巴结肿大:主要是焦痂附近的淋巴结肿大。
5. 病情严重时,会有脑炎、脑膜炎、心肌炎、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甚至会引起死亡。
出现以上症状,要及时就医!
并非每个被恙虫叮咬者都会得恙虫病,患病者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叮咬人体的恙螨体内有恙虫立克次体(一种微生物);二是被叮咬者抵抗力较弱。
如何预防?
外出时
1.尽量避免在灌木丛边缘、草丛及河岸此类环境中坐卧休息或晾晒衣被;
2.去草丛、河岸等地带游玩、工作的人,要穿长袖衣裤,并扎好袖口、领口和裤脚,身体裸露在外的部位,要涂擦蚊虫驱避剂;
3.在“危险区域”活动时,要时不时拍打衣物,可以抖落附着的恙螨。
归家后
1.外出回家之后,要及时换衣服、洗澡,特别要注意清洗身体比较隐蔽的部位;
2.外出回家后如果出现发热,以及皮肤皮疹、焦痂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并主动告诉医生外出郊游史。
虽说恙虫病很凶残
但是大家也不用过于紧张
恙虫病可防、可治
如果能及时查明原因,确认是恙虫病,治疗并不难,有许多抗菌药物都可以治疗恙虫病,如:红霉素、克拉霉素、阿齐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等,及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可很快痊愈。
此外,接触了恙虫病人,并不会因此而感染恙虫病
广东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邓爱萍主任医师提醒:
由于恙虫病的症状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和其他疾病比较相似,容易被人们忽略,耽误治疗,从而使得病情加剧,后果严重。
因此,如果在去了草丛等地方之后
出现了“恙虫病症状”等身体不适
要及时就医
并且告诉医生之前去过哪里
方便医生尽快诊治
进入“毒五月”
其他毒虫不可不防
值班帮帮:朱晓枫
部分资料来源于广东疾控、中国青年报、四川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