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加班的人招来干嘛”,广州游戏圈的故事都在这条路上

羊城晚报

近日,中国的游戏人都被一篇名为《广州游戏圈的科韵路精神》刷屏了:这里可能是广州最多人穿拖鞋上班的写字楼群落之一。

这个曾经是传统、冰冷的工业园区,在这十多年里被贴上了互联网时代的智慧标签,悄然完成了属于它的独特变化。

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游戏市场收入达到244亿美元(约1680亿元人民币),其中广东游戏营收达到1345.2亿元人民币,占全国游戏收入的73.4%。

今年初,广东省游戏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的游戏行业正在引领全球,广州游戏产业则是这股引领潮流里的大动脉。

如果我们要寻找一个广州近20年来游戏产业发展的参照,科韵路就是最好的浓缩样本。

外表仍是80年代的传统工业园区的面貌

科韵路,往北接入华观路直通天河智慧城,往南接入南沙港快速,全长11公里,在广州算不上是交通要道。这里却藏龙卧虎,有着与它实际经济产出完全不相符的面貌。

在这个至今仍是国内游戏人才最集中的区域,仍然保持着80年代传统工业园区的面貌。尤其是天河科技园,如果不懂门道,你也许根本瞧不出这里有什么知名企业。写字楼十分残破,企业也低调异常,在大楼外基本不会出现企业的灯箱牌,甚至一楼大堂也不会有标识。

然而这里像一个不断被注入魔法的游戏小镇,在过去十多年里,这里成长为引领游戏大动脉的跳动,众多知名互联网企业在这里诞生,包括三七互娱、4399、UCweb等企业,当然还有最近出了爆款游戏《阴阳师》的网易。

数据是科韵路最好的佐证

今年1月,广东省游戏产业协会发布了《2016广东游戏产业年度发展报告》,该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游戏市场收入达到244亿美元(约1680亿元人民币),成为全球第一,其中广东游戏营收达到1345.2亿元人民币,占全国游戏收入的73.4%。而2016年广东持证网络游戏企业有2431家,其中广州有705家。

除网易外,三七互娱、多益网络等都已实现超过10亿元的净利润,而银汉科技、4399等第二梯队企业营收也突破10亿元,这些游戏公司的毛利率普遍在50%之上。

贪玩游戏的一位员工(其实是贪玩游戏的老板)在网上“哭诉”道,“贪玩游戏做到一个多亿的盘子,结果在员村这一带,都排不上名次。压力太大了!想哭。”

科韵路上的“摆渡人”精神

十多年来科韵路真的没有什么变化吗?除了随处可见的创新、高新科技等字样外,时光似乎格外厚待这里。

何清景在这已经呆了7年,见证了从广州页游时代就开创的辉煌。做过游戏人是他,如今是知名游戏媒体《手游那点事》的创始人。身在其中的他细数着一些发生在暗处的细微变化。

“两三年前,科韵路区域几乎每个月都有不少沙龙,创业咖啡馆里随处可见投资人及创业者。但这两年就不一样了,有时候大半年都难见一场沙龙,一些创业咖啡厅也相继倒闭。”他说道。

但这并不意味着科韵路的游戏行业衰落了,也不代表游戏人不爱分享了,相反,这里的游戏氛围更浓郁了,“广州游戏圈能够经久不衰的内核就是不少游戏大咖们很好的扮演了‘摆渡人’角色。”

何清景认为正是这些“摆渡人”通过资本、经验、资源不断地支持自己体系内的人才,支持团队再创业,形成了一个良性健康的蜘蛛网生态。这个生态最大程度地避免人才、经验的流失,成为一个可沉淀的生态环境,有了这样的生态环境便会产生更大更稳定的竞争力。

网易就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2001年抓住了游戏机遇的丁磊在网易培育了大量游戏策划、运营和研发人才,高端人才聚集使得大大小小的游戏公司在这条路上生根发芽。

此外,网易大楼里走出的一部分高管,也选择了科韵路作为创业起点。2005年,网易总编辑李学凌离职,随后创办了多玩网、狗狗网和YY语音,如今欢聚时代已是直播领域的巨头;同年,曾在网易技术、产品等多个部门服务的周娟离职创办了56网,后在2014年被搜狐收购。

从长裙飘飘到拖鞋党

何清景把这些观点都融入到《广州游戏圈的科韵路精神》文章里,成功刷屏了游戏人的朋友圈。无论是里面的拖鞋程序员,还是棠石路的美食街都引起了极大的共鸣。有程序员留言道,尤其喜欢10元一对的拖鞋,楼下的跟帖马上回了一句,我的才8块。

90后的陈媚刚刚在科韵路上班时,每天都穿得花枝招展,化个妆,搭配下裙子,结果一个月后她就不再打扮了,准备了一双拖鞋放在公司,回去就换上。“好好的一个长裙飘飘的女孩子,上了一个月班后也变成一个哒啦哒啦的拖鞋党,关键是没人看,工作时间又那么长,舒服最重要。”

整天对着电脑的程序员更是如此了,用他们的话说,就是从衬衫休闲裤皮鞋干到背心短裤拖鞋。

最终双肩包、宽松牛仔裤、拖鞋成为了程序员们的标配。但是,这样一群没有多少时间关注时尚的人,却奉行牛仔裤要养的原则,“穿牛仔裤最省事,因为它要养,半个月或者一个月洗一次裤子就够了。”在科韵路已经工作了3年的程序员梁天说道。

由于工作忙,他没有时间找女朋友,闲暇时开网约车兜兜风,顺便看有没有机会遇到心仪的对象成了他最大的娱乐。

double、double

何清景算不上科韵路的“元老”,但因为游戏媒体人的身份,积累了许多故事。

人才曾经是这里最重要的资源,有这样一个故事在圈内流传,那时某知名页游公司挨着网易办公。为了挖掘人才,他们的HR偶尔会站在网易员工下班的必经路口守候着,看到背着双肩包的人就迎上前去,“double、double(工资翻倍)。”并靠着这个为企业积累了第一批重要的人才。

君海游戏的小满表示:“网易盘踞于此,多玩游戏的前阵地,4399游戏在这里实现爆发,君海游戏从这里起步……往前推几年,一趟公交车下来一拨人,就是一群游戏公司职员。”

而这些游戏人和这座游戏小镇一样格格不入——他们的收入和对生活的要求有着严重的“分歧”。

timg (5).jpg

在被誉为科韵路美食街的棠石路,中午常常人满为患。其实,这条街上所谓美食并不高档,潮汕汤粉,兰州拉面……嘈杂的环境、油腻的桌布,却是月入万元程序员们的最爱。

“中午时分,每一家小吃店门口都会多摆出十几张桌椅,就像变魔法一样,他们会在两点以后突然散光,仿佛没出现过一样。”90后的徐超甚至认为,“这些小吃店的日流水也许比很多游戏公司都要高。”

夜幕下的科韵路有时比白天还热闹

如今科韵路24小时都有人在工作,夜幕下的科韵路有时比白天还要热闹。

一位程序员在朋友圈写道,“2点的佳都商务大厦,3点的网易大厦,4点的员村四横路都是极美的(都在科韵路上)”。

尤其是游戏测试进入关键阶段,程序员需要严阵以待,随时修复bug,更新程序。游戏定期升级,要选在玩家上线数最少的时间,凌晨3点以后,程序员在玩家们渐渐睡下后,赶紧工作……这样的特殊时候,对游戏人而言还有很多,也挺稀松平常,他们并不会觉得通宵加班是件多大的事。

timg (7).jpg

一般通宵过后,老板们会让他们休息至中午。“习惯就好,说句实话白天大家工作热情也不高。你看过哆啦A梦吧,里面有一款道具叫黑夜灯,即使在白天也可以给人在黑夜中的感受。大雄出售给带宝宝的妈妈,准备冲刺的考生,如果大雄知道我们,大概我们也是他的目标客户,哈哈。”

“不加班的人我们招来干嘛”

普通的加班对广州的游戏人而言更是习以为常。前阵子,一些北京的互联网企业员工吐槽公司实行“996”(指工作日早9点到晚9点、一周工作6天),还在朋友圈里热闹过一阵,广州的游戏人倒是淡定,因为“996”工作时长大概从页游时代就已经是常态了,而且这是最基层员工的工作时长。某些游戏公司对主管级要求更严格,“即使手下只有一个人,下班的时间都会延长到晚上10点以后”。

一位游戏行业的前辈王建涛(化名)向记者回忆道,最开始时,也有人吐槽工作负荷过重,情绪不佳。于是,HR向CEO汇报是否能把硬性加班规定松动一下,比如从招聘条款中去除,谁知CEO反问道:“不加班的人我们招来干嘛?”

“如今这位CEO的企业已经上市了,算是行业里的大咖了。”王建涛说道。

“永远都要加班究竟是员工工作效率不高,还是事情太多做不完呢?”记者问。

timg (6).jpg

王建涛觉得都是原因,有一次凌晨12点才从勤天大厦下楼,结果看到对面的方圆E时光还亮着灯,“心里慌慌的,决定再上去干两小时。游戏行业发展太快了,圈里有一句话:快一天是天堂,慢一天是地狱,同类型的游戏谁掌握了先机谁就是赢家。”

何清景曾经和多位游戏公司的CEO聊到过加班的话题,他认为加班文化的背后是希望做到今日事今日毕,遇到问题快速解决,不要让问题卡在自己(公司)身上。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开发游戏的成本太高,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钱,无论主观还是客观都逼着游戏人不断往前冲。“也许是工作强度太大,这里还曾经有救护车开进来。”

游戏小公司往往只有一次机会

作为科韵路上的“巨人”,2001年开始伫立在这里的网易游戏大概是唯一一家“不怕慢”的公司,但内部一位员工透露,有时太慢,有的游戏做着做着就夭折了。

“我们之前在做一款卡牌游戏,还没内测就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公司感觉也没有出的必要了,整个部门就解散各自分流了。”他说道,“这是大公司员工的待遇,对很多小的游戏公司而言,往往只有一款游戏的机会,一旦游戏夭折了,公司只能解散了。”

没有安全感是做这行人的相同感受。

何清景就亲眼见证着一些原本的“巨无霸”企业因为错过了一个机会,或是转型不及时被远远甩在了后面,有些甚至就此消失了。

这也是科韵路里游戏人经常跳槽的原因,但跳来跳去大多还是留在了这里。7年下来,何清景发现很多熟悉的面孔在不同的写字楼里流转,有时几个月不联系的朋友就常会出现尴尬的状况,“你知道他还在做游戏,但不知道他在哪个公司做了。”

“游戏行业其实是一个挺痛苦的行业,但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容易上瘾,它离钱近,机会多,收入也不错,还有成就感。虽然没人知道成功的秘笈是什么,但成功随时就会出现在眼前。”何清景说。

尽管他承认回到家乡梅州时,看到当地同学们的生活质量更高,幸福感也更强。但对于“你想回家发展吗”的问题他表现得很果断。“不想,这大概是悖论。出来看过了,你就不想退回去了。”说完他背着双肩包匆匆融入了同样背着双肩包的人群之中。

timg (9).jpg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除何清景外,均为化名)


编辑 邓红英
加载全文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