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5日获悉,广州市政府印发了《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期间广州就业促进、社会保险、人才队伍、人事体制、劳动关系和相关公共服务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
这些新举措、新变化将如何影响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赶紧来看看《规划》到底谋划了哪些蓝图。
聚焦一
首次创业失败将有生活保障
《规划》指出,到2020年,全市累计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完成各类劳动者职业培训150万人次。
新举措:
1. 重点群体就业扶持力度加大。完善积极就业政策,落实好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培训鉴定补贴、职业介绍补贴、援企稳岗补贴等政策,支持劳动者灵活就业、流动就业和稳定就业,发挥就业专项资金引导、鼓励和支持更多劳动者就业创业作用。
2. 创业人员首次创业失败有保障。改革创业担保贷款机制,扩大贷款补贴范围并提高标准,探索建立首次创业失败人员保障机制,开展“互联网+”和电子商业的创业担保贷款。改革创业培训,增加提升初创企业经营者素质、网络创业等新型创业培训项目,建立创业培训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改革创业服务体系,建立政策咨询、项目推介、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补贴发放“一站式”线上线下创业服务平台,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和创业项目库等创业载体建设。
3. 高校毕业生就业实现全方位服务。《规划》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补贴力度,将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纳入就业促进服务范围,资助引导企业、人才市场、科技中介、风险投资机构等社会资源帮扶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和城乡基层就业,实施政府购买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吸纳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
聚焦二
退休养老保险待遇稳步提高
《规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85万人、461万人、466万人。
新举措:
1. 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系列改革。按国家和省部署,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制度,推进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一体化。
2. 建立长期失能人员保障制度。在国内率先试点建立长期护理保险,由长期护理保险基金为年老、疾病、伤残等原因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参保人,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保障。
3. 参保人享受更多层次的补充保障。鼓励和推动各类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建立企业年金,构建基本养老保险、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和商业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优化职工重大疾病医疗补助、职工补充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完善医疗保险重特大疾病、门诊特殊病种保障机制,加强社会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疾病应急救助、医疗救助和商业保险等多重保障制度的衔接。
4. 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稳步提升。按照国家和省的规定,科学合理提高各类参保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5. 医疗保险待遇水平进一步提高。建立医疗保险待遇水平动态调整机制,综合考虑医疗费用水平、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政府财政收入等因素,逐步提高实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加大重特大疾病、长期慢性病和失能失智长期护理保障力度。
聚焦三
领军人才、海归人才将获更多奖励
《规划》指出,人才高地将实现更高水平和更具集聚力。到2020年,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才资源总量达404万人,专业技术人才达195万人,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为12: 46: 42,累计引进海外留学人员8万人,引进在穗工作外国人才1.5万人次。
新举措:
1. 人才流动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更加健全。健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人才流动的政策衔接机制,为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开辟绿色通道。建立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人才交流互动机制和人才联合聘用机制。探索建立健全科研成果转化使用机制,让人才在创新成果运用中有份额、有股权。
2. 人才评价和职称制度更加优化。探索建立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的人才评价制度。分类推进中小学教师、技工学校教师、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等领域的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向具备条件的有关社会组织转移职称评审职能,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大型骨干企业、行业领先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用人单位下放职称评审权限。
3. 高端创新人才享受经费资助。对生产性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企业或新型研发机构担任应用研究和技术、产品研发重要职位的高端创新人才给予人才经费资助。
4. 产业高端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享受政府奖励。对在企业中担任管理、研发、生产、财务、销售等岗位的产业高端人才,以及具有较高能力和技术水平、从事企业核心业务的产业急需紧缺人才,按其上一年度对广州发展的贡献给予一定额度的薪酬补贴。
5. 引才成绩突出企业享受费用补贴。鼓励用人单位通过猎头公司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从市外引进产业领军人才,按其引才成本费用给予一次性费用补贴;对每年引进市外产业领军人才数量居全市前列的用人单位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给予额外费用补贴。
6.海外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加大。实施“高端外国专家项目”,引进一批紧缺急需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在符合条件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园区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实施“外国专家短期来华邀请”及“广州市人才绿卡”制度,为外籍产业领军人才提供出入境及停居留便利,为人才绿卡持有人提供广州市民待遇。
7.留学人员创业就业政策更加优惠。设立天使股权投资资金支持优秀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实施留学人员创业扶持计划,依托“海交会”、“春晖杯”创新创业大赛等平台引聚高端创新创业人才。
【记者】朱伟良
【通讯员】穗人社宣
【校对】陈大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