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我们经常听到身边的人说
喝点红豆薏米水除除身上的湿气,
仿佛除湿就只有红豆、薏米这两样法宝。
其实在广东,祛湿汤有几十种做法,会用到各种各样的豆子,像是赤小豆粉葛煲鲮鱼,白扁豆薏米煲瘦肉……这些豆子都是用来祛湿的好豆,比红豆和薏米除湿更管用。
白扁豆——健脾除湿比红豆好用数倍
江北区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中医师、高级营养师刘陆介绍,白扁豆营养丰富,每100克白扁豆粒含热量为1364千焦耳,蛋白质25.3克,脂肪0.4克,胡萝卜素30微克,硫胺素0.26毫克,核黄素0.45毫克,尼克酸2.6毫克,维生素E1.86毫克,钾4.39毫克,钠2.3毫克等,同时也是优质的植物蛋白,与其他豆类相比,豆中的抗营养因子含量较低,消化吸收的性能较好。
肾之谷是黑豆,白扁豆就是脾之谷也,具有调脾暖胃,通利三焦,降浊升清,消暑除湿,止渴止泻之效,不过白扁豆生用有小毒,祛湿一定要用炒过的。炒后专除脾的湿,还不伤脾胃的阳气。煲汤一般用的也是炒过的扁豆,常用的煲汤搭配:白扁豆+淮山+瘦肉;白扁豆+薏米+猪骨。白扁豆还有一个消痰浊小茶方叫扁豆山药茶,这个茶方健脾益气,化湿止带。平时可以当茶喝。因为脾虚,长黄褐斑、黑眼圈、“游泳圈”,还容易各种下垂,烦恼的人们,可以常喝这个茶消痰浊。
眉豆——除脚气水湿
眉豆,是植物菜豆种子,有的地方又叫饭豇豆、饭豆、白豆。经常煲汤用的是白眉豆,豆上一条眉毛样的黑线,李时珍说它:“理中益气、补肾健胃、和五脏、调营卫,生精髓”。广东人常用“眉豆+花生+鸡脚”煲汤,据说可以祛除脚气水湿。
从营养学上来说,眉豆提供了易于消化吸收的优质蛋白蛋,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及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补充机体的营养成分,提高免疫力;眉豆所含维生素B能维持正常的消化腺分泌和胃肠道蠕动的功能,抑制胆碱酶活性,可帮助消化,增进食欲;而中医上认为脚气是体内的湿热、寒湿浊气,往下流注到脚上导致的,这个汤方取的也是眉豆除湿、消肿的作用。因湿重导致的下肢或者脚部浮肿的情况,也适合喝。眉豆煮完软烂,比白扁豆要好吃,所以用它来煮粥也是很好的。
芸豆——不寒不燥,民间祛湿高手
芸豆,又叫荷包豆、花豆,这种豆子在民间是不折不扣的“祛湿豆”。外形看起来很像人体的肾脏,加上全身布满红色经络花纹而得名花豆、肾豆,它最重要的是消脾湿和肾湿。因为脾胃虚弱、运化无力产生的腹胀、大便溏泄、食欲不振,都可以煮来喝。
芸豆营养丰富,每百克芸豆含蛋白质23.1克、脂肪1.3克、碳水化合物56.9克、钙76毫克以及丰富的B族维生素,此外,新鲜的芸豆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芸豆可以健脾胃,顺便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利尿消肿。祛湿豆煮熟后口感绵软粉糯,和栗子有得一比,重要的是它不寒不燥,除了祛湿,还补血、健胃、壮肾。它常见的煲汤组合:祛湿豆+陈皮+排骨;祛湿豆+淮山+鸡脚(除腰腿湿浊)。
红腰豆——专祛肾的寒湿
刘副主任表示,红腰豆含丰富的维他命A、B、C及E,也含丰富的抗氧物、蛋白质、食物纤维及铁质、镁、磷等多种营养素,它的形状就像一个肾,它是入肾经的,可解肾之寒湿。除此之外,红腰豆性味甘温入脾胃,也有健脾益气的作用。煲汤可以搭配养胃的猴头菇,或者猪筒骨,还可以滋养肾阴。据悉,广东的“四季祛湿汤”里,就加了红腰豆,煲汤总是第一个被吃光,口感实在是软糯。
豌豆——除湿热、消肿、通乳
豌豆属土、入脾胃,利湿除热,而且性平味甘,也不伤阳气。豆煮烂喝汤,对产后妈妈还有通乳汁的作用。鲜豌豆的营养丰富,每100克含蛋白质7.2克,热量80千卡,相当于同量豆腐的营养价值。特别是B族维生素的含量很高,如维生素B1(0.54毫克/100克)是豆腐的18倍,维生素B2和维生素PP分别是豆腐的2.5倍和14倍,还有较多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及无机盐等营养成分。
应季鲜豌豆入市,白水带荚煮,吃的时候拿门牙把豌豆粒挤出来,牙齿上还会夹杂着啃掉一些嫩荚,一起吞进肚子里,甘甜的鲜味。这样吃利水消肿的效果最好。民间有用豌豆煮粥的做法,对于因脾胃失和导致的腹胀,湿重浮肿等有缓解的作用。加点老陈皮,味道也不错,健脾化湿的作用会更强一些。
赤小豆——擅长清下焦湿热浊气
赤小豆所含的营养价值超过了许多食品,如大米、小麦、玉米等。有关食品专家分析表明,赤小豆的蛋白质含量为17.5%一23.3%,食物纤维为5.6%一18.6%,淀粉含量可高达48.2%一60.1%。除此之外,赤小豆中还含有多种无机盐和微量元素,如钾、镁、钙、铜、铁、锰、锌等。赤小豆的营养价值与人们熟悉的绿豆非常接近,有些甚至超过了绿豆。因此常吃对我们身体健康有非常多的的好处。
刘副主任表示,赤小豆性偏寒,主要是清下焦湿热的。像热毒、脓疮,小便不利,尤其是舌苔黄腻、下巴长痘(下巴属于下焦、生殖系统的反射区),比如出现白带黄的情况时,就可以煮这个喝,清下焦生殖系统的湿热浊气,见效很快。
经典的赤小豆鲮鱼汤搭配,因《食物本草》中记载鲮鱼:"主滑利肌肉,通小便。治膀胱结热,黄疸,水鼓。",所以两者一起煲汤,清下焦泌尿系统的湿热效果更好。然而如果你是其他类型的湿热,比如肝胆湿热导致的脾湿、或脾阳虚型的湿重,赤小豆可能还会帮倒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