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没破被骗资金也能返还!广州560万被骗资金"完璧归赵"

羊城晚报

被骗一年多后,今年初,邓女士意外地接到广州警方办理返还手续的通知,三个月后,公司被骗的25万元骗款如数回到了公司账户上。6月1日,邓女士专程来到广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送上“打击新型犯罪好,为民除害立新功”的锦旗。 

记者了解到,按照2016年12月2日,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印发《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冻结资金返还若干规定实施细则》,广州警方在全市共梳理出第一批符合被骗资金原路返还条件的案件68宗,涉案金额560多万元,并今年3月份起陆续原路返还给事主。6月1日,警方现场对首批部分已经办理好相关手续的事主发还了被骗资金。

“以前必须要破了案,法院判决了,被害人的资金才可能返还;现在案没破,被害人的资金也能返还了。”广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资深反诈民警吴警官告诉记者。

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份,广州全市电信诈骗警情同比下降33%,破获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956起,同比大幅上升182%。

【难题】

成功止付,“救命钱”却动不了

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资金流难追是公认的难题。如何让骗款重新回到事主手上,往往也需要经历漫长的等待。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陈伟才就提出,广州近年被成功截冻的诈骗资金有1.52亿元。“这些钱都被冻结在银行,诈骗分子转不走,受害者也拿不回。”

事主徐小姐所在的公司在5年前遭遇电信诈骗,骗子篡改生意伙伴的邮件,骗走63万多元。接到报警后,广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迅速启动机制,对被骗资金进行冻结,并立案侦查。但由于案发时事主身在境外,诈骗嫌疑人也是境外的,只有涉案账户在境内,案件侦查遇到很大困难,事主的被骗资金也一直被封存在银行。“每过半年,我们都要到银行续冻一次。以为过了很久,这笔钱可能追不回来了。”

吴警官告诉记者,以往,按照《刑事诉讼法》第234条规定,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生效以后,有关机关应当根据判决对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及其孳息进行处理。“也就是说,公安机关所冻结的资金,一定要通过检察院审查起诉到法院判决等程序,才能凭着生效的法律文书实现返还。”

中国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运营管理部资深专员黄炳聪告诉记者,对于银行来说,以往要为司法冻结的资金解冻,银行也必须要接到法院的判决书,符合相关条件后,才能把被冻结的资金扣划给法院,由法院返还给事主。

吴警官告诉记者,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涉及案件多、银行多,资金流向极其复杂,查实难度大,尤其是一些被骗金额较大又急需用钱的群众,虽然成功止付,急用的“救命钱”也只能躺在银行账户。

为了及时为群众挽回损失,警方曾想了很多办法。“很多办案单位都很着急,考虑到诈骗账户很多都是被人冒用身份开卡的,我们一般都会尽力找到其户名所有人,让他配合到银行操作,把钱转回去;对已经破了案的,抓到了案犯的,我们甚至会想办法把案犯从看守所里带出来,到银行办资金返还;实在没办法,就让事主通过民事诉讼讨回,但受理的很少。”

【办法】

案没破,被骗资金也能原路返还

2015年6月,国务院成立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2016年9月20日,广州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中心成立,建立起24小时快速拦截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网络,实现快速响应、快速拦截被骗资金,至今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62亿元。

“许多以前没办法想到、没办法做到的事情,现在做到了。”吴警官说,“但被骗资金怎么返还?大家仍然很着急。”

2016年12月2日,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印发《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冻结资金返还若干规定实施细则》,对电信网络违法犯罪案件冻结资金返还作出了明确规定,从顶层解决了被骗资金原路返还的问题。

其中明确规定,公安机关对依法冻结的涉案资金,应当以转账时间戳为标记,核查各级转账资金走向,一一对应还原资金流向,制作《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涉案资金流向表》,《呈请返还资金报告书》由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审批,并加盖公章。银行根据公安机关查明的情况原路返还已冻结资金。

《规定》出台后,广州警方快速制定了广州市相关工作规定,对符合被骗资金原路返还的案件进行全面梳理,梳理出第一批符合被骗资金原路返还条件的案件68宗,涉案金额560多万元。目前,已办理好相关手续的返还案件41宗,金额共约360万元,其中先后已有19名事主拿回了200多万元的被骗资金。

广州警方表示,后续将尽快对符合返还条件的资金进行处理,争取早日让被骗群众取回资金。“很多类似的积压案件,现在都可以得到解决了,很多事主都很高兴。”吴警官说。

【解读】

符合三个条件,才能办理原路返还

新机制下,如何操作原路返还?

记者从广州警方了解到,要成功办理原路返还的案件,还需符合三个条件:第一,案件是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第二,涉案被骗资金是在冻结状态的;第三,经警方审核,确认被骗资金权属被害人的。

按照广州警方的相关工作规定要求,办案机关发现此类案件中有冻结涉案资金且符合返还条件的,由警方通知受害人到立案单位提出申请,经办案单位审核后,再送所在分局呈批,最后送到广州市公安局,层层审批通过后,警方才会出具相关法律文书(决定书、协作返还通知书),并递交给银行,银行才能启动操作相应的返还程序。

返还过程中,被害人应该如何做?

吴警官告诉记者,近期,广州全市公安机关对此类案件进行了摸查,符合条件的,公安机关会主动联系被害人办理申请。“被害人只需到派出所办个手续,包括填写返还申请表,提供相应的、有效的身份证明,被骗时的情况说明,准备返还的账号,是否是当时的账号等,配合警方做个笔录,然后就可以等着返还资金到账了。”

中国农业银行广东分行运营管理部资深专员黄炳聪告诉记者,根据《规定》,银行方面接到公安机关出具的两份法律文书后,对相关材料进行查验,确认符合条件,且需返还的资金没有争议,银行就可以操作返还了。“如果案件手续合法、齐全、资金没有争议,我们接单当日起,就可以办返还。”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原路返还机制仅适用于被冻结的国内银行账户,如果骗款被转到境外,还无法实施原路返还。

记者还了解到,在原路返还机制落地过程中,涉及被骗账户非本人或多人、多笔款项的被冻账户资金返还,目前仍是难题。

“有些案件中,事主借用身边朋友、同事、亲戚的卡转账,按照原路返还的规定,被骗资金最终将仍会被返还到其朋友、同事、亲戚的卡上;有的公司被骗案件,骗子把钱经过多个空壳公司的账户过账,转了六级,我们也要一家家、一笔笔查清楚,哪些是正常款项,哪些是被骗资金。”吴警官介绍,“对案件涉及的所有账户、人,我们都要进行审核,明确权属。”

黄炳聪也告诉记者,对于银行来说,涉及多人、多账户的资金往往因资金争议问题影响返还的进度。“如一个被冻结的账户,里面的骗款来源于多个人,要认定这个账户余额中每个受害人的占比,也要经过很复杂的计算、认定,返还难度很大。”

【案例】

广州首宗原路返还案:25万骗款一年多后回来了

2015年6月17日,广州市某公司员工邓女士报警,称其上班时收到冒充公司老总的微信,其通过网上银行操作,从公司账户上向对方指定的账户转账25万元,后发现被骗并及时报案。办案民警经查询,立即依法对涉案账号办理快速冻结。

2015年7月31日,黄埔区公安分局办案民警赴深圳对涉案银行账号进行冻结,并确认该账户内有事主被诈骗的资金25万元。

在收到事主方广州市某公司提出冻结资金返还的申请后,黄埔区公安分局将情况上报广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经过一系列审核,确认该案符合被骗资金原路返还条件,及时为该公司办理了资金返还手续。

在农业银行的大力协助下,今年3月9日,该公司全数收到返还资金25万元,成为广州首例被骗资金原路返还成功案件。

编辑 邓红英
加载全文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