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18国际博物馆日,东莞展览馆基本陈列调整优化重新开放。5月24日,东莞展览馆迎来了重新开放后的第一批小观众。当日,道滘镇四联小学、南城小学、新城小学、小河小学四年级师生约600人前往东莞展览馆。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千年莞邑 制造名城 活力之都——东莞城市发展之路》基本陈列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市民面前。展览从历史、经济、文化三个维度,全方位展现了东莞作为岭南文明重要起源地、粤海第一门户、中国近代史开篇地、华南抗日重要根据地、改革开放先行地的城市历史文化价值与特色,重点展示了2008年至今东莞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和成果,以及东莞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
在5月18日当天,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晓棠指出,要借政务接待、游客参观的契机,全面展示东莞五千年文明历史、改革开放辉煌成就及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的美好愿景,尤其对于外来务工者和学生群体,更需要对其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开放活动,使其通过参观了解东莞市情、加强归属感。
这次,四所小学的师生参观了调整优化的基本陈列,该陈列将科技与文明完美结合,用直观、有趣的方式让师生近距离了解东莞文化,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充满历史感的高埗大桥和东莞第一辆皇冠车代表着东莞令人骄傲的过去,在现场进行导览的机器人“馆馆”和挥毫的工业机械手臂则代表着东莞辉煌的现在,这样强烈的对比使学生们流连在展览馆内,惊叹于东莞30年来的沧桑巨变。
自强不息的东莞人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及改革开放以来所创造的奇迹,给同学们进行了一次深刻而又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们加深了对东莞的了解,增强了热爱东莞的美好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