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组团是全市人口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组团。这里工业强镇林立,制造业基础扎实,区位优势突出。
未来西北组团该如何最大程度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日前,中山市副市长、西北组团管委会主任袁永康在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表示,西北组团要优先破除交通壁垒,以市级重大产业平台为抓手,着力打造“三带一基地”,向“具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制造业强区”的目标进发。
实业
西北组团具备三大优势
南方日报:西北组团定位于“具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制造业强区”。就制造业而言,目前西北组团有何优势和劣势?从中长期来看,产业如何规划?
袁永康:改革开放以来,中山市西北部各镇“以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和勇气锐意进取,开拓创新,逐步完成从农业小镇向工业强镇的华丽转身,成为了中山市乃至珠西工业发展的高地。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规模优势。西北组团制造业发展迅速,总体规模较大,2016年七镇的规上工业增加值325.8亿元,约占全市23.5%,接近全市的四分之一。二是集群优势。西北组团制造业集群化发展,产业链上下游配套较为完善,形成了白色家电、五金制品、灯饰等三大产业集群,其中灯饰产业集群年产值超过800亿元,白色家电、五金制品两个产业集群年产值超500亿元。三是企业优势。西北组团制造业以优势传统工业为主,企业规模相对较大,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优质企业较多,2016年七镇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89家,占全市比重40.1%。同时,西北组团制造业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产业集群协同能力有待加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优势传统工业转型升级有待加快等,解决这些问题将是我们组团下一步产业发展工作的重点。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规划,西北组团将着力发展先进制造、智能家电、环保家居、创意灯饰、现代物流等产业,打造具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制造业强区。
结合西北组团产业格局及发展现状,我们将重点从三个方面发展组团产业:一是建设重大产业平台。全力打造市级产业平台—小榄园、古镇园,以此为龙头引领西北组团传统产业整体转型升级。二是促进产业协同发展。依托各镇现有产业基础,构建“三带一基地”的产业发展格局,提升产业区域竞争力。整合古镇、横栏和小榄的照明资源,打造现代照明产业带;整合南头、小榄、东凤和阜沙的家用电器资源,打造智能家用电器产业带;整合东升、小榄、古镇、横栏、阜沙的美居资源,打造精品美居产业带;整合东升、小榄、横栏的装备制造资源,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三是提升传统产业优势。以西北组团“三带一基地”为载体,推动大中小微企业以产业链进行协同技术改造及创新,选择照明灯饰、家用电器、五金等优势传统工业关键环节进行“建链”、“强链”、“补链”,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机制
重大产业平台驱动组团发展
南方日报:根据全市的战略,组团发展要发挥统筹作用,又不能伤害镇区积极性。具体到西北组团,打算率先在哪些领域“统起来”?这样的事权和决策权整合,未来将扩展到哪些领域?
袁永康:根据市委、市政府组团式发展战略部署,西北组团要在组团发展规划、重大产业平台建设、城市品质提升、重大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加强统筹规划,集中力量办大事。
一是坚持统分结合,激发活力。科学处理市与组团、组团与镇、镇与镇之间的关系,以强化组团宏观经济统筹能力和激发镇级发展活力为出发点,创新组团发展的财政投入机制、利益共享机制、督导考核机制,合理划分组团与镇职权,促进权责一致。
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根据组团内各镇区位条件、产业基础、要素禀赋不同分类施策,推动各镇产业集聚发展、协同发展、错位发展,推进重大公共基础设施适度集中布局,区域功能性平台依托产业中心布局,促进组团一体化发展,防止经济发展无序竞争、城镇建设“摊小饼”式蔓延。
三是坚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按照市委、市政府赋予组团的行政协调权和经济处置权,先行抓好组团规划编制实施、交通设施建设、产业平台开发三大重点工作任务,再逐步推进到组团教育、医疗、文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统筹发展领域。
进展
产业平台公司已成立
南方日报:西北组团管委会成立后,以怎样的组织架构运行?近期规划了哪些重要工作?
袁永康:西北组团很大,对中山的贡献最大。无论GDP,规上工业产值还是服务业,在全市的占比都非常高,所以我们在做任何一项决策时,都要研究得非常深透。
目前,西北组团的副团长包括发改局局长、交通局局长和各镇区书记。下设了综合组、基建组和项目组。我们是引导性组团,而不是主导性组团,目标是在原有基础上做得很好,所以要以引导为主。总体来说,已完成了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第一,成立西北组团管委会,明确管委会权责清单、运作机制,推动西北组团有序有力发展;第二,开展西北组团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摸清家底,为编制组团规划、制定组团发展实施意见和相关配套政策奠定基础。分析组团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下一步工作重点。
第三,解决各镇需协调问题,针对前期收集的镇区关于西北组团发展工作的建议,以及镇区调研情况,召开领导小组第一次工作会议,讨论解决各镇提出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为组团发展扫清障碍;第四,形成《关于推进西北组团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组团发展思路、目标、定位、措施、架构、实施步骤等;第五,建设了产业平台,筹建2家产业平台开发公司和1家组团开发投资公司;第六,编制项目建设计划表,确定近期重点建设项目54个、远期建设重点储备项目39个,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根据我们的工作实际,下一步重点推进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突出规划引领,注重务实管用,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好西北组团发展规划,扎实做好各方面前期工作,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二是突出基础先行,抓紧推动西北组团交通路网等公共基础设施一体化;三是突出平台带动,重点建设好小榄、古镇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平台等市级产业平台,加快形成新的先进生产力;四是突出生态优先,强化区域水网、空气共治共管,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五是突出城市建设,打造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兼具旅游与社区功能的主题特色小镇,深入推进城市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提升西北组团宜居品质。
交通
谋划重大项目主动对接佛山江门
南方日报:西北组团下辖镇区多,内外交通堵塞长期困扰区域发展,未来如何破解这一问题?
袁永康:“四个难以为继”的交通问题在西北组团尤为突出,市委市政府对交通问题有深刻的认识。市委市政府“大交通”战略的推进,对西北组团是一个利好。我们依托西北组团北接佛山、西连江门三市交界的地理优势,积极谋划一批重大的交通项目,主动对接佛山、江门,打通区域交通梗塞。
一是打通战略通道。推进广中江高速(中山段)、中开高速(中山段)、小榄支线建设,提升西北组团内外通达水平。规划建设南沙至中山高速、深中通道中顺连接线(中顺高速)、西部外环高速,完善西北组团高速路网。加快十水线、射一线(古镇快线)、射二线(G105北线)、南二环(南外环路)等城市快速路建设,提升西北组团到中心组团、东北组团的通行效率。
二是发展轨道交通。推动深茂铁路(中山段)动工,加快横栏站规划建设。谋划佛山地铁11号线延长线项目,主动联接广佛地铁网。启动城市轨道2号线一期(小榄环镇北路—中山站)沿线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加快开展项目前期工作。
三是完善干线公路。协调推进南三公路(顺德段)跨线桥、中山加六线与容桂外环路连接线、东阜公路与佛山“一环”南延线连接线建设,加快推动中山纵四线与顺德碧桂路连接线前期工作,建设新均榄公路、三古路,打通跨市交通“梗阻”,实现西北组团与佛山、江门干线公路互联互通。加强裕隆路、同乐大街等组团内镇际道路对接与共建,进一步完善组团交通道路网。
四是建设交通枢纽。以轻轨小榄站为核心构建高效换乘的客运枢纽体系,打造中山北部门户枢纽。优化组团公共交通网络布局和站点设置,进一步完善组团公交快线线网系统,畅通组团交通微循环。有了这些枢纽,组团对外交通就非常方便了。所以西北组团在交通方面,也是可期待、可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