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村文化室建起来了,休闲娱乐有了去处;村道垃圾满天飞的情景不再……近年来,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位于恩平市圣堂镇的区村实现蓬勃发展,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一切,离不开区村党支部书记、省党代表何国强的奔走努力。他发挥党员模范先锋作用,团结村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使区村的集体经济收入由2012年1.67万元增加至2016年近16万元。
何国强以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为抓手,带领村民建设村级民主法治广场,在恩平市率先实行聘任律师顾问。他还积极开展党务村务公开工作。他说:“我们基本上每月公开一次党务村务,定时定点,每当公布之日,都有许多村民前来观看。我们也在现场做好解释工作,形成制度后,村民对村委会的工作更加信任了,村风、民风也逐步好转。”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作为“火车头”,区村党支部在领导当地村民脱贫致富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党员是群众的标杆,我们自己都做不好,那么就别奢望群众相信咱。”于是,何国强从村“两委”班子抓起,通过作风建设、规范党员学习制度、细化党务工作程序、培养后备力量等抓手,使区村党务工作呈现勃勃生机。
在了解到区村地处高速公路和省道交会处的地理优势后,何国强带领村民建设广告牌对外招租,每年为村委增加10万元收入;看到空置的学校和旧村委会办公大楼,他带领村民对这些闲置资产进行升级改造,分别引进开办一间民办幼儿园和手袋厂加工厂,每年为区村增加近3万元的经济收入;他还带着村民参与和协助经营蔬菜合作社,每年增加集体收入1万元……一项项措施使区村的经济收入由2012年1.67万元增加至2016年近16万元,一举摘掉贫困村的“帽子”。
在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一系列民生工程也随之顺利开展。在村党支部的推动下,区村完成洗脚禾、松仔岭、盘龙、西头、东头和永义庄等10条村的改水工程;完成西头、竹围、松仔岭等6条村的改厕工程;完成塘坦、沙嘴等5条村的村道建设700多米;修建标准垃圾池两个;修建高标准水渠13多公里;建设1个文化室;帮2户农户进行危房改造;修建一个休闲健身娱乐公园……
【记者】曹斯 梁文悦 戴惠甜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