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课堂:茯苓到底是什么
昨天我们为大家介绍了茯苓的功效,那茯苓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它又是如何生长的呢?我们经常用到的茯苓皮和茯神、茯苓又有什么关系呢?下面就为大家揭开茯苓的神秘面纱!
茯苓来源多孔菌科植物茯苓的菌核,常寄生在松树的根部,深入泥土中生长。“出土”后的茯苓,一般不会马上使用,而是需要把它们放在一些不通风的地方,铺上一层稻草,再盖上厚麻袋,过一段时间后,茯苓表面就会析出小水珠,这个过程我们又称之为“发汗”。把小水珠擦干后,重复“发汗”操作约3-4次,茯苓里面的水分大部分析出,表皮就会皱缩,这时候就可以把茯苓晾干,成为“茯苓个”。把表面的黑色外皮削下来,晒干后,就得到我们药用的“茯苓皮”。再把里面白色部分切成薄片或者小方块,就得到药用的茯苓片或者茯苓块。
很多药材的皮部,都有很好的利水功效,茯苓皮也不例外。中医认为,茯苓皮味甘、淡,性平,归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消肿的功效,与茯苓相比,茯苓皮健脾作用较弱,但利水作用更强,善行肌肤之水,常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肌肤水肿,或者小便不利等,例如专治水肿胀满的方剂五皮饮,里面其中一皮就是茯苓皮。
今日推荐——五皮利水饮
材料:茯苓皮30g,扁豆衣5g、陈皮一瓣、生姜皮(干品)5g、冬瓜皮100g,瘦肉150g。
制法:材料洗净,向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煮沸,纳入上述材料,慢火煮1小时,调味即可。
栏目特约养生专家、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教授
专家点评:茯苓皮利水消肿,扁豆衣健脾利水,冬瓜皮利尿消肿,陈皮行气理气,生姜皮行水消肿,配上瘦肉煮汤,使整个汤多一份甘甜,又能发挥利水利尿消肿的功效,特别适合痰湿体质,水气较重,肥胖浮肿之人。
禁忌:阳虚、气虚者应加北芪15一30克。
本期当值药师:
向俊,广东省中医院临床中药师,中药学硕士。擅长:中药药物咨询,包括常用中药煎煮服用方法、配伍禁忌、合理用药咨询,常用中药饮片鉴别,常用毒性中药研究,中成药用药咨询等。
“每日一膳”栏目由南方日报携手广东省中医院联合推出,根据时令,每天为读者奉上一道或汤、或菜、或茶的养生膳食。在评论处写下需求和意见,专家团队可为你定制养生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