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位独居长者的免费午餐:二肉一菜一汤

新快报

增城这家“农村长者饭堂”自周一至周五均按此标准供应,同时鼓励“低龄”老人做义工 

今年3月,由萤火虫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萤火虫公益)组织开展的“善”食家——农村长者支援计划项目正式在广东增城派潭镇七境村落地,并开始了广州首个农村长者饭堂的试运营。二肉一菜一汤,这是33位七境村高龄独居长者从周一到周五的免费午餐,在为老人们解决了营养健康膳食的同时,也为他们搭建了一个互助互爱的平台,让更多的人通过这个平台得到工作岗位,也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共同为农村公益项目献心出力。

 

“营养好了,连药都不用吃啦!”

上午10点多,80岁的李婆婆就踱着步走到了七境村幸福小屋——这是萤火虫公益最早在七境村开设的公益项目,为农村的留守儿童创办的课外活动场所。每天上午11点左右,和李婆婆一样,30来名七境村的高龄长者聚集到幸福小屋门口,等着义工们把新鲜制作的饭菜运送到这里来。闲暇之余,吹水聊天成了这些老人最开心的事情。11时30分,载着几大锅热饭热菜的小拖车驶进了场地,很快,老人们排着队拿着饭盘等着派饭,黄瓜烧排骨、豆腐肉片、炒豆角再加上香飘四溢的五指毛桃炖木瓜龙骨汤,这就是老人们其中一天的饭菜标准。

■长者饭堂的蔬菜都是在慈善农园里开辟一块田地种植的。 

“很好吃啊,比我们自己在家做的有营养多了!”李婆婆说,自从长者饭堂开了以后,她每天中午都来这吃午饭,感觉自己身体都好了很多,因为长者饭堂的饭菜有肉有菜,营养搭配很好,比她自己一个人在家咸菜配白饭要好太多了。李婆婆常年独居在家,子女都在外地打工,以前都是能对付一餐是一餐,现在有了这个饭堂,除了吃得好之外,还加强了与其他老人们的互动,生活变得更有意思,也不那么孤单了。“长者饭堂的蔬果和大米,都是我们在另一个公益项目慈善农园里,专门开辟了一块地方种植的。保证了蔬菜和大米的健康、无污染,而且饭菜都是在农园那里做好的,为了方便他们就餐,才运到小屋这里给他们。”萤火虫公益总干事冯绮霞说,饭堂设施虽然简陋,但老人们要求都不高,他们感觉有这么可口的饭菜吃,都很满足,有人甚至跟她说:“吃了这里的饭菜,营养好了,连药都不用吃啦!”

 

组织留守妇女及“低龄”老人做义工

除了给高龄独居老人们提供免费午餐,“善”食家项目还组织村里的一些留守妇女和身体较健康的“低龄”老人做饭堂的义工,通过发放补助的方式帮扶他们的生活,为他们增加收入。今年49岁的七境村村民李姨,自长者饭堂开办以来,就一直在这里帮忙准备饭菜、收拾碗筷等。“以前是种田的,很辛苦,后来没有田种了,除了租田的收入之外,也没什么经济来源,家里条件不太好。”李姨有四个孩子,家庭一直比较贫困。来到长者饭堂工作之后,李姨每半天有50元的补贴收入,而且每天能和长者们一起吃免费午餐,帮她减轻了不小的经济压力。“我们平时有两名固定的工作人员为老人们准备饭菜,他们都是七境村的村民,家境状况也比较困难。给他们一个工作岗位,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应得的收入,这比直接给他们帮助要有意义得多。”冯绮霞说,萤火虫公益在农村的帮扶项目,都会注重助人自助的公益理念,通过为有困难的农民提供工作岗位来增加他们的经济收入。

除了像李姨这样的饭堂工作人员,萤火虫公益还鼓励一些相对年龄较小的高龄老人做义工,同时也会给他们提供少量的补贴和免费午餐。土叔今年74岁了,因为家庭很贫困,一直独身至今。土叔身体不错,除了高血压、胃病,平时并没有什么其他的病痛,当他听说长者饭堂开办后,就自告奋勇来到饭堂帮忙做义工。“我来这里帮忙,也能吃到免费午餐。以前自己一个人,很少买骨头煲汤,搞得身体很差,现在这里伙食很好,日日都有汤有肉,我又能力所能及帮助到其他老人,还能帮着打理下幸福小屋,这真是自己做梦都盼不到的好日子啊。”对于萤火虫公益对他的安排,土叔非常感激,也非常知足。“帮手打菜打饭、收拾下桌椅这些,我们每月给他200元的补贴,并给他提供免费午餐。”冯绮霞说,其实鼓励“低龄”老人做义工,也是想推广助人自助的公益理念,让更多的人因为长者饭堂而获益。

 

有实际需求者上百人 但资金不足无法扩容

事实上,在七境村,像李婆婆这样的独居高龄老人,远远不止33位。“2016年底,我们的‘善’食家项目拿到了由广州市民政局主办、广州市社会组织联合会承办的首届为老服务专项公益创投的资助项目资金15万元,为我们启动农村长者饭堂这个项目开了好头。除了创投提供的15万元,我们要自筹10万元,这些资金不仅仅用于长者饭堂,还要用于长者家居修缮、牙齿治疗、长者探访等项目,所以实际上资金非常紧张,必须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冯绮霞说,严格从成本上进行核算,哪怕蔬菜大米都用的是慈善农园自产的食物,但人员工资、肉类采买等成本并不低,现有的项目资金仅能支持33位老人从2月底到10月份的免费午餐。“申请免费午餐的老人,我们有一定的筛选条件,先是年龄从高到低,然后就是独居,再就是行动不便,在成本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只能暂时放出33个名额。”

对于有更多符合条件的老人无法就餐的问题,冯绮霞也表示很无奈。“也有村干部和我们讨论过,实际上符合高龄独居条件的老人可能还有五六十人,但就目前在我们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只能先保证33位老人的免费午餐。”冯绮霞说,他们计划在9月份通过网络平台面对社会进行公开募捐,只要能募集到更多的善款,广州首个农村长者饭堂就能面向更多的高龄独居的农村老人开放,也能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给农村的贫困人群。

编辑 邓红英
加载全文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