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基金会、创办非营利高校,腾讯联合创始人陈一丹荣登福布斯中国慈善榜榜首

南方+ 记者

福布斯2017年中国慈善榜近日在上海发布。腾讯联合创始人陈一登榜首,并接受专访畅谈教育对全球的影响,以及社交网络如何影响慈善事业。

2008年,汶川发生地震。腾讯虽然远在1000英里外的深圳,公司对慈善的思考也因此受到触动。此前,腾讯不时做过一些公益,例如捐赠电脑和捐建学校。腾讯和所有中国人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进一步提供帮助?他们本能地想到了自己最了解的领域——网络。

腾讯三位主要创办人:董事长马化腾(左),公益基金荣誉理事长陈一丹和荣誉顾问张志东(右)共同出席武汉学院慈善活动。

时任腾讯首席行政官的陈一丹表示,帮助汶川抗震救灾,成为腾讯慈善事业的“契机”。陈一丹是腾讯基金会的首任理事长,他将腾讯每年捐赠公司一定比例的利润制度化。于是,腾讯打造了世界最大的在线捐助平台之一——腾讯公益。

1亿人在腾讯捐赠了17亿元

腾讯自2007年建立公益网站以来,大约已有1亿人次在腾讯各种平台上捐赠了17亿元,平均每人捐赠17元。捐赠资金有很大一部分来自腾讯于2016年9月举行的第二届年度“99公益日”网络活动。在那次活动中,680万人次共捐献了3亿元。

陈一丹说:“1亿人次捐款代表的爱心很重要,而且是中国特色。”腾讯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果,原因在于传统慈善工作与数字化相适应并互为促进:电子支付手段,可以进行几元钱的捐款;线上可以“捐步数”;微信用户甚至可以“捐声音”,给盲人读书,最后汇总到有声读物中。

普华永道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部门负责人戴德乐在华从事非营利事业已有10年。“利用腾讯的平台,获得庞大数额的资金,这十分重要。”戴德乐表示,这意味着“对受助者带来更大影响”,且不会增加营运开支。

目前,陈一丹担任腾讯基金会名誉理事长。2013年,陈一丹卸任腾讯首席行政官一职。之后,他建立了陈一丹基金会。卸任同年,他决定捐资3.2亿美元,成立一丹奖基金会。

陈一丹强调,自己的捐助活动依然与腾讯紧密相连:2015年,陈一丹创办的武汉学院成功转设为民办本科高校;今年,陈一丹邀请腾讯两位联合创始人——董事长马化腾和荣誉顾问张志东到武汉学院,参加学院共建基金的创立仪式。马化腾捐献1亿元,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的张志东则捐款5000万元。武汉学院宣布,将一座教学楼命名为“马化腾教学楼”。

腾讯公益月捐计划,捐款人可根据自己关注的领域进行捐款

“起初我们不懂做公益”

腾讯以在线游戏和移动通讯服务起家,现在已拥有不同凡响的影响力:该公司市值近3000亿美元(2017年4月27日),居中国上市公司之首。腾讯有近9亿微信用户,实现了广泛的联系,为人们提供社交平台。

过去10年间,公司股价是原来的300倍之多,使主要创始人成为亿万富豪,也为他们创造了条件,加入包括比尔·盖茨等美国技术巨擘在内的世界主要慈善家的行列。公司也鼓励3万多名员工从事公益事业,允许员工每年花一天时间参与公益。腾讯每年将利润的1% 到2%拨付给腾讯基金会。到2016年底,该基金会得到的款项已达16.7亿元。

“起初我们不懂做公益”,今年4月,陈一丹在腾讯总部接受采访时说,在腾讯的早期阶段,中国还没有基金会相关的法律,腾讯基金会于2007年建立,成为第一个建立慈善基金的中国互联网公司。“慈善事业要做好,硬件不是最重要的,反而是软件。”他说。

汶川地震让腾讯更加深入地思考慈善,以及自己推动慈善事业应扮演的角色。“我们在想, 互联网公司能做什么?”灾难降临时,捐款人数激增,但平时却无人捐款。“我们想要的是细水长流。”

因此,腾讯推出月捐计划,用户可根据自己关注的领域进行捐款。“如果你关心环保,就帮助环保;如果你关心儿童教育,就支持儿童教育。”为了让用户保持积极性,并吸引更多的人来参与,腾讯还设置了一些公益指数。

“慈善是我能继续做的事”

2011年,微信问世,现已取得巨大成功。陈一丹认识到,是时候应该采取新的行动了。2013年3月,腾讯宣布,陈一丹“出于个人原因,和公司管理层达成共识后” 卸任首席行政官一职,担任公司终身荣誉顾问,并继续担任腾讯基金会的荣誉理事长。“我知道,慈善是我能继续做的事。教育是社会最重要的一部分。”

2009年,陈一丹成立了武汉一丹教科文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的举办方,持续投入和运营这所非营利性学院。根据协议,武汉一丹教科文发展有限公司对新校区投资20亿元。2015年,武汉学院获批成为独立民办本科高校,现有在校学生11000人。

陈一丹并非进行大额捐赠的唯一一个腾讯创始人。2016年4月18日,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宣布,将捐赠1亿股腾讯股票,来建立他自己的公益慈善基金,以支持医疗、教育和环保等公益慈善项目以及科技的发展。宣布当日这些股票价值165.7亿港元,如今(2017年4月27日)涨至244.6亿港元。

陈一丹期望,有朝一日,科技能缩小最富裕和最贫困学校间的鸿沟。美国也面对着同样的问题,约1%的美国高等学府,得到的是27%的资金。何时实现目标?具体做法是什么?这些尚不得知,但陈一丹及腾讯领导者们拥有资金和专业技术支持的有利条件,将帮助实现这一目标。

【记者】苏梓威

编辑 李定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