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感动、哀伤、忧愁,
用镜头记录生活,
才能将瞬间定格永恒。
又到了每周一期的老字号时间了,今天,想跟大家介绍的是一个为大家记录生活、发现美好的地方——艳芳照相馆。
▼
1839年,摄影术正式在世界上宣布诞生,距今只有178年历史,而艳芳照相馆创建至今则有105年了。它被国内贸易部命名为中华老字号照相馆。
百载青春留倩影
辛亥革命后,“艳芳”在香港皇后大道中庇利街口靠高升茶楼附近出现不久,1912年广东三水彭街人黄耀云、三水刘寨人刘骨泉合资在广州惠爱中路(现中山五路新民路口西面)创建广州艳芳照相馆,当时号称“省港艳芳照相馆”。
30年代黄耀云去世,由其子黄励修与陈迅友合作主持经营。抗战期间一度停业,复业后由黄励修、林礼庭、方文享和徐启明等人合作经营,直至建国后公私合营。创建人黄耀云的孙子黄应建、孙媳陈惠芳在“艳芳”退休,黄耀云的曾孙女黄德咏现仍在“艳芳”工作。
珍贵镜头,再现历史
20年代“艳芳”已颇具规模,并集中了行业内一些知名的技术人才,因此,社会上不少顾客,特别是海内外华侨回国都乐意到“艳芳”拍照,多喜欢拍“全家福”,使“艳芳”饮誉海内外。
20年代,广州是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在那风云际会的年代,“艳芳”拍摄了大量有历史价值的纪实照片,不少已成为再现历史的珍贵镜头。有1923年8月11日孙中山先生在永丰舰上纪念“广州蒙难一周年”,特邀请“艳芳”的师傅到舰上为孙先生及夫人宋庆龄女士与舰上官兵拍照集体相,以作纪念。现这张相片经复制后仍挂在“艳芳”的厅堂。
1927年鲁迅先生在广州中山大学任教时,也曾与夫人许广平,以及蒋径三到“艳芳”拍过照片,《鲁迅日记》中写道:“九月十一日晴,下午蒋径三来,同往艳芳照相,并邀广平。”现这幅照片经复制后仍挂在“艳芳”厅堂。照片背景有茂密的树木,鲁迅先生坐于树一旁,面带笑容,夫人许广平站立于后,蒋先生站立于旁边。“艳芳”拍照的这幅三人全身小型集体相姿势,构图美观,造型别致、和谐,神态自然,至今在鲁迅博物馆的《鲁迅影集》、《鲁迅画传》里仍可看到这幅摄影作品。
发展壮大,荣获老字号
“艳芳”经过几代领导、几代职工坚持不懈的努力,使艳芳照相馆不断发展壮大,成绩显著,并得到公认。
1959年,艳芳照相馆党支部书记张敏(女)被邀请到北京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国群英会”。1960年由于在技术革新中创新设计成功了自动冲黑白胶卷机,由摄影师黄应建代表出席商业部在天津召开的全国饮食服务业技术革新交流大会。后来又以创新自动照相机项目参加在北京举办的技术革新交流会。
1989年“艳芳”被编入广州史志丛书中《广州著名老字号》续集,成为广州市摄影行业中唯一 一家入载广州著名老字号的照相馆。1994年国内贸易部授予艳芳照相馆“中华老字号”,成为广东省摄影行业中唯一一家“中华老字号”照相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