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自诊:口腔溃疡跟“火”有关
昨天谈到复发性口腔溃疡(以下简称“口腔溃疡”)的一些基本知识。那么,中医又是怎么认识这一疾病的呢?
中医没有“口腔溃疡”的这种说法,而是称之为“口疮”。“口疮”跟心、脾、肾几个脏腑的关系都十分密切:
(1)心开窍于舌,心脉布于舌上,心火上炎引起口疮,多伴有舌尖红、心烦、失眠、小便黄赤等情况,特征是急性子,心急、话急、容易烦躁焦虑,发完脾气还不累,这种情况的口疮多属于心火太旺引起;
(2)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络布于舌下,两颊与牙龈属胃与大肠,脾胃大肠积热、热气上攻而引起口疮,特征是消化不良,无论是便秘还是便溏,大便肯定多伴有粘、臭的情况,容易有口气;
(3)肾脉连咽、系舌本,肾阴不足,虚火上浮则发为口疮,口疮局部多不甚疼痛、稀疏色淡,特征是 “虚烦”,容易疲劳之余又容易烦躁,发完脾气又觉得更累了;如果是阴虚为主的虚火,可能还伴有潮热盗汗、舌干口渴;阳虚为主的虚火,可能还伴有神疲乏力、四肢冰冷、大便溏烂;阴阳两虚的则兼而有之。
聪明的读者可能就会发现,这口腔溃疡都跟火有关系啊?难怪平时长了口腔溃疡都是“上火”了。对的,中医认为,无论是哪个脏腑犯病,口腔溃疡都和“火”密切相关。那么是不是都该清热解毒呢?明天我们再来详细说说口腔溃疡的灭火方法。
今天就为大家推荐一款健脾降火生津的饮品:桂花酸梅汤。
今日推荐——桂花酸梅汤
材料:乌梅5个,山楂15g,熟地15、陈皮半瓣,桂花适量,冰糖适量。
制法:把乌梅、山楂、熟地、熟地、陈皮先清洗,在用煲汤袋装好,向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煮沸,放入煲汤袋小火煮40分钟,最后放入冰糖煮至冰糖融化,去掉煲汤袋,加入桂花即可。
栏目特约养生专家、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教授
专家点评:中医认为,乌梅味酸微涩,性平,质润敛涩,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功效,并且能抗氧化、增强食欲等;山楂味酸,理气消食;熟地滋五脏之阴精,陈皮行气化痰,配合冰糖酸甘化阴,加上桂花的点缀,不仅香气怡人,而且加强了止咳化痰的功效。特别适合天气干燥炎热,容易口干口苦,易上火,口腔溃疡,咳嗽咯痰等症状人群。
禁忌:无特殊禁忌。
本期当值医生:
张晓轩,主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广东省体质健康管理学会委员。师从杨志敏教授、柳长华教授、吕英教授、吴万垠教授。擅长:儿童体质、孕前孕后以及各种恶性肿瘤的中医调理;各种症状的亚健康状态如失眠、痤疮、便秘、易疲劳、易上火、易感冒等调治。临床以人为本,用药以顾护患者元气为要,善于以圆运动理论为辨证法则,以中药汤剂、膏方、食疗等多种方法进行个性化调理。
出诊时间:星期一上午(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研修楼七楼健康调养门诊)
“每日一膳”栏目由南方日报携手广东省中医院联合推出,根据时令,每天为读者奉上一道或汤、或菜、或茶的养生膳食。在评论处写下需求和意见,专家团队可为你定制养生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