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学分数或水涨船高,非户籍生民校竞争压力大

新快报

临近中考志愿填报,新快报对话专家给您支招——

中考报名总人数减少、满足“四个三”非户籍人数减少、部分示范性高中减少招生、广州中学首年招生,今年广州中考面临诸多新变化,中考志愿如何填报?新快报记者采访多位中考志愿填报专家,为考生答疑解惑。

中考形势预测

1.广州中学受捧分数或冲“高保线”

说到今年中考学校,整合47中优质资源的广州中学无疑是其中的大热门。明师教育中考志愿填报专家刘凯预测,受考生关注度高影响,今年广州中学分数上涨的可能性比较大。

他分析,从近几年来看,47中表现抢眼,其最低录取分数在690分左右,改名之后未来学校不管是师资,还是教学环境、配套、管理上都将有很大程度地提高,“报考学生增多了直接会把分数提上来,今年其分数在高分优先投档线之上也是有可能的。”刘凯建议想要填报广州中学的考生,合理对自己的分数做一个预估,同时利用好学校指标生等其他填报机会。

2、非户籍生竞争大或推高民办高中分数

今年的报名人数相比去年总人数减少了1.2万考生,减少的学生中超过8000人是户籍生。刘凯透露,受“四个三”影响,在非户籍生报名中,有约1.5万名非户籍考生因为不满足条件,只能转而报考民办高中,可以预见民办高中的竞争将加剧。

他还分析,由于条件的设限,相比民办高中的激烈竞争,今年公办高中面向非户籍生招生的8%的名额,相较往年,会轻松一些,但由于“蛋糕不变”,也不容乐观。

3、指标志愿七中、培正、广附最低分数升高

今年是示范性高中指标到校的第二年,由于该政策的执行,让部分普通初中学生入读名校成为可能。5月10日,广州市招办举办今年示范性高中指标派位,刘凯提醒,考生在关注自己学校获得了哪些学校指标的同时,还要特别留意学校的最低录取分数,根据政策指标生最低录取分数是学校近三年最低录取分数下浮20分,由于统计口径及学校去年录取分数的细微变化,今年七中、培正、广附等学校分数均有小幅上涨,“七中上浮了20分,培正和广附在去年的基础上上涨了10分。”

中考志愿填报四步走

第一步 精准预测中考成绩

广州中考采取考前填报志愿的方式,因此精准预估中考成绩是合理填报志愿的第一步。卓越教育考试研究院院长赵卫平介绍,预测中考成绩的方法常见方法有初三大考平均法、校内排名定位法。

不过他指出,第一种方法受考试试卷难度影响,容易产生较大的误区,适合做大概的预估;校内排名定位法则是参考考生上学期期末和下学期期中考试排名,看往年上学期期末和下学期期中考试排名所对应的中考分数,再对照学生的整体水平和近期学习状态,在加减25分的区间内预估学生的中考成绩,“这种方法有较大的参考性,但受学校今年学生整体水平和学生本人近期学习状态的影响,预测时要注意考虑区间波动。”

第二步 合理选择高中学校

赵卫平强调,最适合孩子的学校才是最好的学校。具体来说,学生最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自己又能够考上、加工能力又强的学校,“可以综合考虑学校的情况,其中高考本科上线率可以作为一个重要指标。”

说到选学校,一些中等偏上的学生会面临做“鸡头”还是“凤尾”的抉择。赵卫平建议,初中学习勤奋努力、成绩发挥稳定的学生可以考虑普通学校,有助于激发孩子的自信;对于初中学习并未特别用功、心理适应能力好、自主管理能力强、越挫越勇的孩子,如果以比较靠后的名次进了名校或者重点班,会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第三步 考察往年录取数据

赵卫平介绍,既然第一步已经预测了孩子的考试成绩,那么第三步,家长就可以重点考察一些学校的往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情况。孩子的预测分数段能够填报哪些学校,提前批的第二志愿可以选择哪些学校,在填报志愿以前学生及家长可以把这些学校列出来。

此外,赵卫平建议考生,近几年哪些学校的分数线提升较快,这个趋势也要参考进去,“这些数据在招考网站和学校官网都可以查到,家长和学生需要做一些收集整理工作。”

第四步 科学填报中考志愿

掌握了以上情况后,如何科学填报志愿呢?赵卫平建议考生,可以参考以下六大策略:慎重填报独立批、巧用指标批政策、合理利用优先投档线、灵活运用志愿序号、遵循冲稳保策略、善用补录政策。

具体说来,独立批填报要结合考生的兴趣、爱好、志向填报,因为不影响下一个批次录取,可以适当冲高;指标志愿填报,考生可以提前做功课,清楚所在初中分得的指标名额和具体高中学校,最终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学校;当考生的预测分数高于优先投档线时,考生可在第2—4志愿填报录取分低于优先投档线的学校,同理对于预测分数线低于优先投档线的考生,填报提前批第2或第3志愿时,可以选择末位志愿序号为3或者4的学校。

最后,赵卫平强调,如果孩子没有被录取,家长一定要留意补录政策,“每年补录计划大约占了总计划的10%,且每年不乏执信、六中、七中、真光等名校补录计划。”

【记者】方轶 黄婷

编辑 邓红英
加载全文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