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金社区附近商铺内发现有人使用大面额假币,请大家注意防范。”广州市公安局越秀区分局华乐派出所副所长贺毅清晨打开微信,就看到商铺老板在“商铺管理群”中发送的提醒和使用假币人员的照片信息。
据介绍,华乐派出所自去年推出“微信工作法”以来,便结合辖区实际情况,组建了“大楼物管群”“商铺管理群”“快递业管理群”等多个微信群组,进行精准服务与管理,民警们兼任信息发布者、宣传者、线索收集者以及管理者等不同角色,线下线上“双线”出击,既是社区群众服务工作的线下服务者,又在线上与市民进行指尖上的互动交流。
实际上,“微信工作法”只是华乐派出所探索“互联网+警务服务”的一个缩影。作为广东省最早也是唯一一个被国务院授予“人民满意派出所”殊荣的基层单位,如今华乐派出所正借新技术、新模式的东风,传承服务精神,提升群众满意度。
精准服务▶▷一键连接警民
“社区无小事,自从有了‘警民一键通’,现在随时都可以找到民警,心里感到特别踏实。”家住华侨新村的陈姨说。
笔者随后来到华乐派出所华侨新村社区警务室门口,一个灯箱模样的“警民一键通”出现在眼前。这个由LED警灯、服务灯箱和警民信箱组成的“免费固话”有两个按钮,只要轻轻一按就能分别连接到华乐派出所的报警平台和社区民警的个人手机,群众一旦呼叫民警便能迅速到场处置。
据介绍,2011年华乐派出所在全市率先引入“警民一键通”系统,到目前为止,派出所相继在人员密集的场所和重点路段设置了16个“警民一键通”,有效拓宽和提升了群众沟通的渠道和接处警速度。
“特别是在学校附近、环市中路商圈等路段,人多繁杂,维护良好的治安秩序显得更为重要。”华乐派出所教导员黄丹丹告诉笔者,去年10月,辖内发生一起涉及校园欺凌事件,一位路过的群众发现情况后立即通过“警民一键通”报警,民警迅速到场,及时将12名滋事人员控制带回派出所处理。
除了“警民一键通”,华乐派出所还加强对社区值班人员的管理。据贺毅介绍,派出所还引入了天翼可视化对讲调度系统,利用该系统的实时定位功能,社区民警就可以查阅社区值班人员的巡逻情况,实现值班人员在重点路段和时段的定点投放,不但维护社区的良好秩序,也大大调动了值班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据统计,2016年辖区内的入屋盗窃案件类警情同比下降35%,群众满意度也大幅提升。
精准安防▶▷大数据实现远程监控
“滴滴滴”,正在上班的肖女士手机响了起来,随即是一组动态抓拍图被发送至手机。肖女士打开手机软件一看:家里进贼啦!一位年轻男子正在翻箱倒柜。肖女士立马拨打110报警。华乐派出所闻警即动,民警迅速出警,并当场将盗窃嫌疑男子抓获。
肖女士的经历并非个案,通过在家中放置智能摄像头并连接手机,市民可以远程实时查看家中情况,一旦屋内出现物品移动、声音异常,智能摄像头便会自动发送报警信息到市民的手机,实现远程监控和治安防范。
据贺毅介绍,由于辖区内商铺众多,侵财类警情占到所有案件类警情的70%以上,而档口、商铺盗窃警情又占其中的40%左右。为了做好社区治安防范工作,华乐派出所积极探索新时期“互联网+安防”的社区技防模式。2015年下半年,华乐派出所开始在淘金等社区引进和推广联网报警器、互联网高清视频等“互联网+安防”的技防手段。
实际上,利用远程监控系统实现精准安防、精准服务并非新鲜事。此前,华乐派出所就在华侨新村社区,为孤寡老人免费安装了“G3大眼睛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实时了解掌握老人的基本情况,给予老人及时的救助服务,避免独居老人出现意外。
“感觉民警时刻就在身边,当我需要帮助的时候,往往我还没有呼叫,他们就已经来了。”家住华侨新村的刘奶奶说。
居民自治▶▷推进社区自治管理模式
“组织车主和小区业主对话,充分调动闲置资源,让车有地方停了,小区居民的安全也保障了,这样便实现停车管理和小区治安互利双赢的局面。”贺毅说。
华乐派出所辖内属于典型的广州老城区,社区内“车多位少”引发的问题突出,一些车主一时找不到停车位就随意将车辆停放在小区内,给小区居民的出行带来诸多不便。经过多年的摸索,最近华乐派出所又想出了一个“新招”:推行以停车自治管理为基础的社区自治防范模式。通过居民自治的形式,将社区内部分区域规划成停车位,然后通过收取车主一定的管理费用聘请小区治安值班员,对车辆停放区域以及小区治安进行管理。
据了解,目前华乐街辖区内已在华侨新村、白云和天胜3个社区进行探索,利用“共享思维”,调动现有资源,让群众的问题解决在基层。
此外,为了加强警民之间的沟通,派出所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推行精准宣传和精准沟通。笔者在淘金路上注意到,在沿街的各大银行门口,时不时有民警或辅警发放网络诈骗作案手法和防范手法宣传单,同时接受群众的咨询。据了解,华乐派出所不仅深入社区和金融机构,打通防诈骗宣传的“最后一公里”,还通过短信平台、微信群、微博等多种方式进行“立体宣传”,让社会力量参与其中。
【记者】 吴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