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中山大学教授吴尚时发现广州七星岗古海岸遗址(见图)八十周年,恰逢“广州七星岗古海岸遗址科学公园”一期工程建成之际,专家、学者群贤毕至荟萃。
此次活动由广州市海珠区政府、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牵头,在七星岗现场,举行“广州七星岗古海岸遗址发现八十周年纪念大会”并进行现场考察及吴尚时教授塑像揭幕仪式,共同探讨海蚀地貌的前世今生,论证这里千年的世事沧桑。
八十年前(1937年5月14日) ,吴尚时教授在广州市海珠区七星岗南麓(新滘中路与华南快速干线交界处的西北侧),发现了一组海蚀地貌:在一片裸露的红色岩系砂砾岩陡崖前面连着一片宽敞的海蚀平台,陡崖下部有一连串半米深左右的海蚀洞,使上部成为额状突出,高约2米。这些海蚀崖、海蚀洞穴和海蚀平台是六千年前海浪拍击冲蚀而成的遗址,说明当时南海海岸就在这里,前面大片农田绿野原是汪洋大海。如今,广州地区的海岸线向南移动了约100 公里,这是珠江三角洲首次发现也是迄今发现最早期并深入内陆的古海岸地貌,是目前世界上少数深入内陆的难得的古海岸遗址之一。
该遗址发现时不仅有海蚀地貌,还有堆积性海岸地貌(海积地貌) ,为一套保持相当完整、特征典型的古海岸地貌系统,见证了广州附近沧海桑田历史和现代珠江三角洲的形成和演变,是世界罕见的具有重要地学研究和地学科普价值的海蚀遗迹。
2015 年,杨木壮教授等五位专家,直接给时任市长陈建华去函,引起了市长的高度重视。2015年9月,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向海珠区拨款一亿元,分为三期建设七星岗古海岸遗址科学公园和湿地公园。
据了解,科学公园一期工程已经竣工,可望不久向社会公众开放。
【记者】赵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