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力争高企数量达132家!高明区政府与各镇街签订责任书

佛山观察

5月12日,佛山市高明区召开创新驱动发展与高企培育重点工作推进会。高明区政府与各镇街签订了培育责任书,努力在存量企业中挖潜,确保今年高企比去年翻一番,达到132家。同时,高明区还将抓住珠三角干线机场选址规划的重大机遇,发挥机场效应,加强与广州、深圳等地的创新资源对接,吸引一批优质科技型企业、优秀科技项目以及科技创新人才团队“空降”高明,构建创新开放经济新格局。

高明区政府与各镇街签订了高企培育责任书,确保今年高企比去年翻一番,达到132家。

企业“傍大学”强化核心创新力

截至目前,高明区高企存量已达到66家,增幅83%。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到38.07%,省名牌产品同比增长200%,企业申报各级科技项目攻关同比增长255%。

这一系列数据的快速增长得益于高明区为高企培育对象做贴身“保姆”、积极引导企业“傍大学”、搭建公共创新平台等措施。如在高企培育上,高明对入库企业落实专人跟进,针对性开展高企培育辅导,多部门联合举办高企申报认定专场培训会,提高企业申报认定通过率。

由于高明区缺乏高校资源,高明区科技部门积极引导企业“傍大学”,促成政校企多方协同创新。去年12月和今年3月,高明先后两次组织华兴玻璃、德方纳米、万和、金兰铝厂等20多家企业和杨和镇金属装备材料企业赴西安、武汉等地,与当地科研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高素质人才引进及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洽谈,达成初步合作意向10多项。

如西安工业大学和西安理工大学计划与沧江工业园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提升沧江工业园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园。通过“傍大学”,高明企业攻克了10多项技术瓶颈,提升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又反过来激发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实施技改创新的热情。

今年第一季度,全区企业技改投资7.63亿元,增长39.3%。其中,海天味业、溢达纺织、高富中油三家企业全年科技研发投入分别达3.7亿、1.8亿和1.4亿。

把创新驱动列为今年“一把手”工程

高明科技创新有亮点,但短板也不少。目前,高明科技创新不足表现在高企后劲不足、孵化器建设有待加强、高水平研发机构缺乏、人才培育工作有待加强、金科产融合发展有待突破。

根据《佛山市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7年工作要点》,高明区将以创新驱动“八大抓手”为导向,以更强力度和更大决心抓高企培育,对200家储备库入库企业安排专人跟进服务,力争年内全区高企存量达到132家。

此外,高明区将全力支持四大研究院建设,支持海天味业、中油高富创建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力争年内实现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零的突破;今年推动100家规上企业实施技改;确保完成培育智能制造示范企业100家;力争年内建成首个国家级孵化器;确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的建有率分别保持在30%、95%以上等。 

会上,高明区政府与各镇(街道)签订《2017年佛山市高明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任务目标责任书》。高明区还引进了深圳、广州等地4家高水平科技服务机构,并对科技服务机构成功协助企业认定高企、高企入库培育实施1万元奖励。

“只要企业有意向、有需求,科技部门和服务机构马上全方位、全天候对接,为企业申报高企提供优质服务,解决企业申报高企的后顾之忧。从今年5月到年底,我们每月都要对全区高企申报工作进行分析研判,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申报过程中的困难。”高明区副区长、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局长叶敏坚说。

高明区委书记徐东涛表示,各责任单位要把创新驱动作为今年的“一把手”工程,切实强化“一把手”带头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干劲,自我加压、敢于担当,以创新驱动引领全区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以创新驱动加快培育全区发展的新动能,以创新驱动加快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的构建,以创新驱动加快塑造高明制造品牌。

“珠三角新干线机场的选址规划,为高明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要加快谋划布局空港经济,谋划在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努力实现新突破。”徐东涛说,要充分发挥好机场效应,加强与广州、深圳等地的创新资源对接,引进一批优质科技型企业、优秀科技项目以及科技创新人才团队。

佛山住友富士电梯正在建设佛山首家升降装备研究院——安承升降装备研究院。 

院地合作加强职业技能人才培养

针对高明高企基数偏少、后劲不足的问题,高明区区长梁耀斌分析说,这跟高明区企业数量、尤其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较少有关。目前,高明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只有457家,且本土企业占比少,很多外来企业把生产基地放在高明,销售、研发、总部等环节放在其他区。

“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高企后劲不足的问题,必须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已引进项目动工投产、积极推动小升规、个转企等,增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同时,可考虑出台政策引导企业把总部、研发机构转移到高明来。”梁耀斌说。

此外,高明将发挥“领航计划”的统筹引领作用,深入实施启航计划、飞航计划、航母计划,释放及发展工业企业潜力和活力,争取到2017年年底,培育4家年产值超50亿元的骨干龙头企业,力争到2018年年底,培育10家年产值超50亿元的骨干龙头企业,实现高明制造业提档升级。

创新人才也是支撑地区创新发展的动力。徐东涛表示,今年以来很多企业到高明来洽谈,企业最关注的是高明能否有技能人才的支撑,能否帮助企业获得更大的市场竞争力。接下来,高明能引进什么样的企业,不仅取决于交通优势,从长远来说更取决于产业人才的供给。因此要依托广东省职业技术学院,加强职业技能人才培养。

高明将依托广东省职业技术学院,加强职业技能人才培养。

广东省职业技术学院共有40多个专业,在校生共有1.2万人,目前该院与溢达纺织等本地企业有开展合作。今年,该院与高明区政府合作筹建广东高明产业创新研究院。“今后我们不仅要把纺织服装专业做强做优,还要围绕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专业。通过加强与中职、高职的合作,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打造创新团队等方面做出我们学校的贡献。”广东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胡刚说。

【撰文】关雪仪 叶能军

编辑 潘智玲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创造更多价值

    立即打开